就像普通家庭的所有矛盾都會再年末一齊爆發一樣,方芙意家的年末,一家人都被帶過去和父親生意上的合作夥伴應酬,在那種名利場上結交其他家庭的男孩子。
即使對方那些男孩子粗魯又沒什麼禮貌,總是給方芙意留下很差的印象。
說他們性格惡劣,還是往輕了地方去說的。
大人們應酬,方芙意也得被迫去“社交”,也是要陪著一張笑臉跟著應和、忍受著那些並不算好聽的汙言穢語忙到很晚,才能拿出手機,抽出時間去看盛遂對自己新一年的祝福,同樣回複他一句“新年快樂”。
越是對這種節日抱有期待,越是容易得到更大的落差。
去年這個時候,她好不容易撒了很多謊才得以從每年固定的應酬活動躲過去一次、得到一個艱難和盛遂一起跨年的機會,結果事與願違,沒能一起在淩晨倒計時不說,反而是更多帶著裂痕的痛苦記憶接踵而來。
好像也因此成了不幸的開端。
今年和盛遂重新遇見,又重新在一起,本來應該是一個新的開始,是應該要做出一點改變的。
可是方芙意考慮到盛遂的心情,怕這樣的節日讓他聯想到曾經那些令心髒刺痛的回憶,就想把這樣的事情都盡量避免掉,就一直沒有提及。
但盛遂似乎像是方芙意肚子裡的蛔蟲,即使她不說,他也能察覺出來她的情緒,看穿她的喜怒哀樂。
兩個人好像永遠都在為對方著想,而對方也恰到好處地讀懂另一方行為裡的隱喻。
提前預留好時間,無論如何,重要的節點早就想好要一起陪伴著度過。
於是用不著方芙意多說,盛遂就主動開口邀請道,“今年的跨年夜,我們一起過吧。”
在方芙意的陪伴下,盛遂才能從失去父母的陰霾中一點點走出來,願意重新開啟新的生活。
於盛遂而言,他的父母都很好的人,就算是他們還在的話,也不會願意他一直沉溺在過去,因為這些事情而永遠停留在過去。
跨年夜,兩個人並沒有走得太遠,沒有再像去年那樣去市中心人擠人的地方走動,而是就近找了個地方,在他們家附近的電影院一起看《情書》的重映。
大概是節假日的原因,影院裡幾乎都坐滿了。
《情書》是一部蠻久也蠻經典的片子,但也不得不說,能成為經典也是有原因的。
開場就是白茫茫的雪悠悠從空中飄落,似乎看不到邊際一樣,現在的季節恰好也是冬季,外面的冷風呼嘯而過,這樣的場景,就更加讓人身臨其境。
平時在家裡看電影或電視劇的時候,方芙意會挨著盛遂坐,一起觀影的同時會側過身,相互交流下劇情,但這部電影讓方芙意格外入神,全身心沉浸在場景裡面,連側身和盛遂說小話也要忘記了。
這真的是一部很適合冬天,也很有氛圍感的電影。
故事從男主角的葬禮上開始。男主角藤井樹的未婚妻因為太過思念已經去世的未婚夫,於是就在未婚夫的同學錄上抄下了他曾經讀書時的地址,寄出一封書信。
原本這封情書只為寄託哀思,但她卻意外收到了回信,由此抽絲剝繭,過去深埋起來的隱秘回憶也在一封封書信交換中一點點浮出水面。
畫面拍得實在太過唯美,節奏很流暢,部分情節設定的很巧妙,留有一定的懸念和腦補空間。
這部電影不全是講述愛情,講時間的流逝,改變,還有死亡,不只是揪著一個點著重去講,那些親情部分也同樣讓人動容,從另一種角度揭示了痛苦其實是能將人警醒的,不要總是沉溺在過去,也不要總是因為害怕重蹈覆轍而什麼都不去做,只有經歷過寒冬、交替,新生活才能向未來招手。
臨到尾聲,電影散場,大家也陸續離場。
影院空調溫度開得很高,手牽手從影廳走出來,還有點冷颼颼的,盛遂拎著沒有吃完的爆米花和可樂,兩個人剛才脫下來的厚棉服又重新穿回到身上。
為了配合電影重映的宣傳,影院大廳裡恰好放了首純音樂,電影裡的配樂,《chidhood days》。
不得不說音樂也是有力量的,在觀影的時候方芙意就注意到了,這首配樂回蕩在耳朵裡,莫名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好像萬物複蘇,冬天過去就是春天,再冷的季節也總有要過去的一天。
不管是什麼,都是有著無盡希望的。
久久不能回神的時候,手又被牽住,指縫裡鑽進盛遂的手指:“怎麼了?”
“沒什麼。”看向盛遂笑,隨即反應過來,方芙意整個人往男朋友的身邊依偎過去,湊近,心情很好的,過去用蹭了蹭男朋友的鼻尖,“我只是在想,能遇到你,好幸運哦。”
似乎代入了剛才看過的那部電影裡,聯想到其中主角的遭遇。
境遇相似,部分相同卻又不同。
相同的是,同樣都有低谷,幸運的是,和彼此在乎的人都沒有錯過,她和盛遂能有一個始終站在統一戰線的人相互陪伴著,相互交心,永遠堅定。
最困難的時候能挺過去就好了。
人生還那麼長,不會知道下一刻有什麼轉機在等待著,一定會越來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