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隱約約也知道一味逃避並不是最優解,或許清楚自己應該堅強,應該直面一切,但在那個沒有家長撐腰、沒有朋友開解的年齡,能想通這些是件很困難的事。
強行忍著眼淚,眼圈紅了一片的時候,單薄又纖弱的後背被輕輕拍了拍,這些沒能在父母那裡得到的安撫和安慰,竟然出乎意料般全在盛遂這裡得到。
“不要胡思亂想,本來就不是你的問題,那些都是他們單方面的臆斷,不要把這些都牽連在你的身上。”
“他們沒有和你相處過,所以沒有資格對你妄下定論。”
正處於變聲期,嗓音裡還帶點沙啞,聲音卻無比堅定,少年長舒一口氣,一字一句,就這樣堅決地選擇站在方芙意這邊,“你是什麼樣的人,我最清楚。”
“這種話無窮無盡,不管再怎麼改變,不管再怎麼妥協,他們總是能找到各種不同的薄弱點來攻擊你。”
“要麼反擊,要麼讓自己強大到不在乎這些,總之不要想著逃避,一味的逃避解決不了什麼問題,再怎麼逃避,問題仍然存在。”他說。
生活中給予充分的肯定,處事上給予充足的情緒價值。
像悉心灌溉花朵一樣,一點一點用心把她澆灌成自信開朗的模樣,那份失去的表達欲也被逐步喚醒。
那些聽進耳朵裡的話,方芙意也一一思索,不再嘗試用一味的逃避去矇蔽自己。
勇於去反抗,勇於去面對。開始依照這些付出實踐以後,漸漸她發現,自己的所作所為,好像確實是有點用處的,目前的狀況,好像也確實是有了一點點的改變。
這些改變不算特別大,卻也足夠她支撐到從現在這所初中畢業,去換一個新的環境,讓以前那些聲音越來越微弱,直至泯滅。
隨之而來,觀念也發生了改變。
這些事讓方芙意堅信,即使深陷身陷囹圄之中,也不要坐以待斃,一定要想辦法去做點什麼。
“沒關系的,這些總是需要一個過程,盡管第一步很困難,但是邁出去就好了,邁出去,就會越走越輕松。”
聲音和話語是儲存記憶的長廊。
稍微觸及,記憶重現,延展至今。
在房間門口對峙,看向方芙意漂亮的眼睛,少女的聲音繼續在盛遂耳邊回蕩:“不要逃避,要有敢於面對的勇氣,邁出第一步,後面的路才會更輕松,這些不都是你曾經對我說過的嗎?”
“我很想留出時間等你,也願意慢慢等你開口、傾聽你的想法,但……”
但這個過程也要有個時限,就像花朵總會枯萎,故事總要有結局一樣,逃避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她不希望對盛遂的關懷和等待,換來的是他的躲避和冷待。
有些話不止是在對盛遂說,也同樣是講給以前的自己聽。
以前,方芙意貫徹逃避的準則,覺得承受和忍讓,就會換來別人往後退的那一步,但其實並不是這樣,只是這樣幹等著、幹熬著,什麼都不會有。
方芙意用實際行動證明瞭,盛遂的話是對的,只有直面困難後,才有可能改變。就是這樣。
可她不明白,明明那些都是盛遂告訴自己的,為什麼現在先退縮逃避的,反而也同樣是他?
氣氛緊緊繃著,空氣似乎都凝滯。
唇瓣翕動,欲言又止,很多事憋在心裡,思考太多,同樣變得擰巴,性格都要相反,兩個人都越來越像對方曾經的樣子。方芙意麵前,盛遂又什麼都說不出了。
盛遂當然記得這些自己說過的這些話,只是時過境遷,很多東西都不同了,經歷的那些事和發生在身上的改變讓他開始想要否定自己,覺得當時太年輕,把一切都想的太簡單,人也太自傲了。
他以前有底氣,有勇氣能夠面對一切,是因為有家庭給他兜底,他是被保護的那個,當然有資格說出那種話。
但現在呢?
經歷過那場慘痛的事故後,再也不能和以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