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夫人如今四十有一,但光看面容卻像是三十歲左右的婦人。她平日愛讀些書,有時還能幫方徊在公務上出出主意。
丫鬟小聲抱怨道:“不知皇上這些日子是在做些什麼,難道是折騰人不成?”
方夫人輕輕捏了捏小丫鬟的臉,眼神溫柔,話裡卻帶著些責備:“不可胡說。歷代君主都有自己的功績,咱們如今的皇上,恐怕也有自己的路要走。”
自從五石散的案子死了兩位大臣之後,方徊的公務更加繁忙。
但方夫人卻並不覺得這是壞事。
以前方徊回家總是抱怨案子不好處理,擔心和自己惹不起的官員作對,案子總是不了了之。
隔三岔五就有蒙冤的百姓在大理寺門前以死相逼。
時間久了,方徊自己都良心不安。
直到後來年家出了事,京中官員一下老實了許多,生怕下一個意外身亡就成了他們家裡的渾小子。
京中一下子平靜了不少。
這些事或許 百姓們未曾察覺,但方徊卻是感覺最為明顯的。
雖說那兩個官員確實是意外,但方夫人覺得其中還是有些殺雞儆猴的意味在。
丫鬟揉了揉自己被捏得有些疼的臉,知道自己說錯了話,她默默閉上了嘴。
過了一會兒,門前傳來了腳步聲。
是方徊回來了。
“夜裡涼,怎麼在這等我?”方徊將夫人冰涼的手握住。
方夫人嘆了口氣:“這不是擔心你。”
方徊嘿嘿一笑。
幾人在門口又說了幾句,才往府裡走去。
_
三日休沐。
官員考核最終的結果還要花費些時間。
再次上朝時,房啟明總是感覺周圍同僚的目光往自己這兒看。
也不怪他們,畢竟以往官員排程都由吏部負責,眾人或許以為他知道什麼內幕。
但實際上,房啟明自己都戰戰兢兢。
此次考核之事由陛下全權負責,房啟明連一絲風聲都沒聽到過。
宋訣坐在龍椅上,瞅著底下一眾大臣謹慎小心的模樣,心裡舒坦多了。
趁著現在眾臣如此老實的時候,宋訣緩緩開口,提起了另一件事:“朕打算,將翰墨書院進行革新,增添些書卷和桌椅等,開設學堂。”
眾大臣茫然。
不過他們現在不敢隨便開口。
畢竟考核的事就像一把懸掛在他們頭頂的刀,不知何時就會落下。
他們可不想當出頭鳥。
“對了,說起學堂,朕還要好好謝謝方琢方大人。”宋訣笑眯眯地說道,“若不是方大人提供的錢財,國庫或許還支撐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