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軟,她就盼著售票員大姐嘴能軟些,對她能輕輕放過。
大姐得了半夏的雞蛋,嘴上是真軟了,隔著衣兜摸了摸裡面的雞蛋。
“行,你把我真心當姐,我也就佔你便宜真把你當妹子了,妹子,你以後要是需得帶個什麼東西就和姐說,往車上一放就成了,搭把手的事兒,你人沒在都沒事兒。”
半夏笑得一臉的燦爛:“噯!聽姐的。”
售票員大姐姓趙,家就住鎮上,半夏便叫她趙大姐,一路上趙大姐和半夏說了不少的話,兩人聊著聊著關系就更親近了。
半夏也沒瞞著人家,就說在鄉下收了些雞蛋、幹貨啥的,拿去縣城賣看看,也賺點辛苦錢。
趙大姐人還不錯,便說這也是個營生,說去縣城好賣好,在鎮上賣不上價,縣城的雞蛋都比咱鎮上貴兩三分。
還提醒她最好是去縣城的製衣廠門口賣,縣裡就這一個大廠,其他的都是小作坊,人不多。
半夏謝過她好意。
現在是上班時間,人都在廠裡面上著班,去製衣廠門口還不如先去其他地方看看。
縣城有一條街,這條街上有好幾家國營店,菜店、肉店、副食品店、國營飯店都有,旁邊就是挨著很密集的家屬院,住了不少的人,人氣很旺。
半夏帶著麥冬就來了這兒,她以前去她姑家玩的時候,就跟著她姑來這裡買過菜。
半夏沒有明目張膽的把攤子搭人家店門口,而是守在了街頭的必經之路。
巧的事,這樣想的人不止有她。
一個是賣菜的,地上鋪著的尼龍袋子上擺著水靈靈的大白菜、黃瓜、西紅柿。
賣菜的大嬸的生意應該不錯,地上鋪著的尼龍袋上沒多少菜了,腳邊的背簍也已經空了。
由此可見大嬸來得挺早,應該是縣城邊上的人。
另一個是賣雞蛋的,不過她東西不多,就一個籃子提著,估摸著也就能裝上五十來個雞蛋。
半夏東西還沒放好,人家雞蛋便賣完了,賣雞蛋的小媳婦笑眯眯的挎著籃子走了。
半夏便想,這個也很可能是縣城邊上的人,提著自家的雞蛋來賣。
賣菜的大嬸見到半夏他們帶來那麼多的東西本來臉色還挺難看,可一看到半夏他們賣的東西和她不一樣,臉色便由陰轉晴。
沒一會兒,周圍的住戶們就聽到了一陣清脆的吆喝聲。
“賣雞蛋咧!”
“雞蛋、鴨蛋都有,鄉下剛收上來的!新鮮著呢!”
“香菇、木耳、核桃,上等的山貨咧!”
“數量有限,要買的趕緊喲!”
“大姐,買點雞蛋吧,便宜又實惠,農家散養的雞生的蛋,比畜牧場的好。”
“大爺,買點核桃吧,小孩吃了補腦,聰明伶俐上大學,大人吃了健胃,補血潤肺延年益壽。”
被叫的大爺本來沒想買的,但一聽半夏的話,不自覺的便走過來,他彎著腰翻了翻袋子裡的核桃,看個頭品相都不錯便問:“多少錢一斤啊?”
半夏滿臉笑容:“一塊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