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白砂糖和冰糖,要票的七毛八一斤,不要票的八毛三,每斤要貴上五分錢,可千萬別小看這五分錢,能買上半兩一根的大油條了。
半夏也不要票賣,可以賣上一塊一斤。
糖這種東西半夏不敢多進,他們這裡氣候本就潮濕,山多樹也多,這要是一不小心給潮了,就砸手裡了,畢竟這是半夏選的這幾樣中最貴的東西了。
白砂糖、冰糖按最低標準一樣進了十斤,本來商場的員工還不怎麼願意,半夏和林姑姑說了好些好話,說著現在拿不走,以後的進貨量肯定大,這才不情不願的給稱了重。
半夏看著都有些不好意思,本來人家是五十斤一袋紮得嚴嚴實實的,因為她要得少,人家只能拆了密封的口袋,給他們秤了散裝的。
餅幹就沒辦法按照散裝的稱重了,只能一箱一箱的買,這東西要是密封不好就得軟了。
商店裡的餅幹有好幾種,半夏只選了一種,長方形的餅幹上撒著白糖和芝麻,半夏之前也吃過,又香又脆,一箱裡面有二十斤。
至於價格,要票的七毛三,不要票的八毛,半夏的價能賣上一塊錢一斤。
半夏又花了兩毛錢買了兩種透明的塑膠袋,一種是四四方方的可以拿來分裝白砂糖和冰糖和鹽用,另外一種有耳朵可以提,用來裝餅幹。
還買了裝醬油和醋用的一個漏鬥,花了兩毛。
再加上買塑膠壺的一塊錢,這一下加起來就花掉了五十一塊五毛。
副食品商店的旁邊緊挨著日用品店,半夏又進了一些火柴和肥皂,這兩樣也是個消耗品,雖然每件的價格只有只能賺到幾分錢,半夏也不打算放過。
火柴一分三一盒,賣價兩分,半夏一次性拿了50盒。
肥皂三毛一一塊,可以賣三毛六,半夏進了二十塊,畢竟這個東西也不是所有人都捨得用的。
這裡花掉了六塊八毛五分。
半夏的一次進貨就花掉了五十八塊八分。
林姑姑咋舌:“這看著一樣樣的沒多少,加起來還真不少,快頂上我一個半月的工資了。”
半夏算了算,這些東西都賣了,她大概能賺個十八塊多錢,要是一個月能進上兩次貨,她就啥都不愁了。
麥冬守著一堆的東西有點犯愁:“該挑兩個擔子來才對。”
半夏和麥冬都是空著手來的。
林姑姑想了想道:“你們等我一會兒,我去廠裡借個板車來,拉到車站,上了車就好了。”
半夏點頭,也只有這樣了。
製衣廠離這兒並不算遠,沒過多久林姑姑和跟著一起去推板車的麥冬回來了。
幾人一起把地上的東西裝上板車,推著車去了車站。
路上林姑姑道:“要是有輛腳踏車就好了,一兩百斤的東西拉著方便得很,縣裡離著也不算遠,來來回回的都方便,不用老是等客車的時間,你們下鄉也可以帶貨。”
林姑姑家倒是有輛腳踏車,但一般都是林姑父在騎,林姑姑回孃家都是坐客車。
半夏也是這樣想的,但是買腳踏車要票,這一時半會的還真置辦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