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若花見車夫尚侯在原地,又等了一會子,才裝作漫不經心的模樣,踏著鵝卵石鋪就得小路,往林深處走去。
路過馬車時,那車夫正躺著曬太陽,見身側有人走過,瞧了一眼,見竟是個小乞丐,亦不甚在意,嘴中又開始哼起了曲兒:“一個蚊子哼哼哼,兩個蒼蠅嗡嗡嗡,三隻鳥兒啾啾啾……”
行了片刻,來到一座寺廟外,只見門上懸著一塊牌匾,匾上大書“無量寺”三字。此時,一陣風起,小徑上竹影搖曳,竹葉撲簌簌落在青石板路上,一個和尚正兀自掃落葉。
殷若花見無人阻攔,揣著碗,跨進門檻。
一路行至大殿外,只見殿上供奉著一尊金光燦燦的菩薩像,菩薩低眉垂目,俯視眾生之相。遠遠的,只見柳眠月跪在蒲團上,雙手合十,虔誠禮拜。
殷若花不便進去,便擇一僻靜角落,席地而坐,盯著金燦燦的佛像,心道:“我此次得已再生為人,豈不是菩薩在天幫忙?”
正在心中雙手合十而拜,忽然耳畔有人問她:“你餓了麼?”
殷若花轉頭瞧去,只見是個小沙彌。
那小沙彌臉如滿月,雙眼澄澈如鏡,雖是小小年紀,面上已顯慈悲之色。
殷若花搖搖頭,微笑道:“多謝啦,我不餓。”
那小沙彌略略一想,轉身離去,不多時,又轉回來,手中拿著兩個白花花的大饅頭。他將饅頭放進殷若花的破碗裡,雙手合十,道了聲“阿彌陀佛”,兀自離去了。
殷若花只覺這小沙彌心地良善,不以身份待人,好似不論是雞狗或是人類,是皇帝或是乞丐,在他心中,無不同等,毫無分別。
她心中生出感激之情,忙雙手合十,對著小沙彌背影道:“多謝小師父大慈大悲,願你平安順遂,一生無憂!”
正說著話,忽瞥見柳眠月已從殿中走出,又有一個小沙彌引著她朝後院去了。
殷若花兩三口嚥了饅頭,端了碗,遠遠地跟著去後院。因恐被人懷疑,她走得甚慢,東瞧瞧,西看看,仿若遊玩一般。好不容易到得後院,已不見了那少女。
此刻正值午時,驕陽酷熱,暖風燻人。
她一面走,一面尋思:“我見柳小姐往這處來了,許是去客房裡歇覺了,我便在此處歇息一會子,只不讓她跑了便是。”
思及此,恰見牆角載著一株茂盛的菩提樹,甚是陰涼,便走了過去,盤腿坐在樹下,將那饅頭吃了。
樹巔傳來蟬鳴,後院一片寂靜。偶爾有兩三個和尚穿堂而過,卻並不停留。
殷若花只覺春風又柔,又暖,坐得久了,不由打了個哈欠,雙眼微闔。
此時,只見一扇房門悄然而開,露出一條極窄門縫,旋即,一個窈窕身影從門縫中閃出,步履輕盈,仿若飄花。
殷若花瞧清那人面孔,精神一震,只見那少女環顧四周,見四下無人,轉到一條□□上去。
殷若花見她行為鬼祟,尋思道:“柳小姐神神秘秘的幹麼?要去哪裡?”
一時心中好奇,貓起身子,悄悄跟著去了。
寺廟後是一座青山,□□蜿蜒而上,直至半山腰。
山腰處有一座六角攢尖亭,殷若花躲在小徑一側的草木中,隱隱可見亭子裡立著兩個人影。
她恐被發覺,不敢靠近 ,只趁著風吹草木響時,才貓著身子,略略向上行幾步。
她目力極好,透過花草,只見亭子裡站著一男一女,那少女藍衫粉裙,正是柳眠月,除卻柳眠月之外,另有一位長身玉立的青年公子。
因相距甚遠,仔細瞧不得那公子眉目,只隱約見他長方臉蛋,劍眉星目,甚為俊俏。
兩人在亭子中相對而坐,你看著我,我看著你,卻並不說話。
過了好一會子,那公子才小心翼翼摸起少女的手,輕輕玩弄著她的手指。
柳眠月腦袋微偏,露出一段雪白脖頸,便要靠在那公子肩上。
殷若花見狀,心中沒由來又是憤怒,又是傷心,又是激動,三種情緒交織在一起,只教她五髒六腑似被碾壓一般,一時心痛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