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看你奶的牙齒嚼不嚼得動餅子。”趙國志不緊不慢地起身, 舉著餅子邊吃邊溜。
謝佳秀摸摸兒子和女兒毛茸茸的小腦袋瓜,溫聲道:“這裡是你們二姑的孃家,她回去的那個叫做婆家。”
同為女人,同為兒媳妻子母親,謝佳秀慢慢給兩個聽得滿頭霧水的小朋友解釋兩個家的區別。
十分鐘後,小月亮似懂非懂地點頭。
星星則若有所思,然後在媽媽驚異的目光中,輕聲評價:“媽媽的媽媽在的家叫孃家,爸爸的媽媽在的家叫婆家。”
謝佳秀真沒想到能聽到兒子這句格外精準的評價。
準確來說,她零零碎碎解釋了大半天,其實還比不上兒子這句話來得清晰明瞭。
小月亮也明白了。
她終於咽完了最後一小塊玉米餅,然後舉著小手奶聲奶氣地說:“我知道啦,有小月亮和哥哥在的,就是媽媽的婆婆家~”
謝佳秀笑著頷首,獎勵給聰明的小朋友一人一小塊玉米餅,“沒錯,媽媽的星星和月亮都好聰明,比別人家的小孩加起來都要聰明!”
旁觀的球球:“……”
真想讓那些天天拿別人家小孩來對比自家孩子的家長們都來聽聽,這才叫正向對比誇誇嘛!
分家的風波並沒有持續多久。
但星星還是敏銳發現了生活中的一些細微變化。
兩家人煮飯要錯開,柴米油鹽也要分得清楚,媽媽和大媽都要承擔各自家庭的家務,但分開來,其實並沒有以前那麼累。
爸爸和大爸的生活倒是沒什麼太大的改變,大爸依舊每天勤勤懇懇,爸爸也依舊每天偷懶去鎮上閑逛。
但星星發現,在媽媽和爸爸的生産力都不足的情況下,家裡卻並沒有缺衣少食。
不僅如此,爸爸的衣服兜兜裡還總能變出來桃酥糖果餅幹等等在這個年代都算稀罕的小零食。
星星對此産生了一點點的好奇心。
不過這份好奇心很快轉移到別的地方,比如……村裡特意設定的牛棚和知青點。
“我聽奶奶說,牛棚裡住的都是大壞蛋,知青點的哥哥姐姐們要是不下鄉,以後長大了也會變成一樣的大壞蛋!”
“不對不對,我奶奶說那些都是讀書人,肚子裡喝了好多好多的墨水,人都喝黑掉了,特別厲害!”
“可是……那個老爺爺看起來真的好可憐,我偷偷看到他在山裡挖草吃。”
“才不可憐!我爸爸說,這些人以前可有錢了,我們全村加起來都沒有他們有錢,他們現在才只是吃了一點點的苦,我們村的爺爺奶奶們,已經吃了一輩子的苦啦!”
“一定要吃苦嗎?我不想吃苦……我喜歡吃甜的糖~”
“不知道誒……我也不喜歡吃苦……”
小孩子們湊在一起,總會有聊不完的話題。
大人們總以為小孩子之間的話題幼稚無趣,實際上小孩子的眼界並不狹隘,同在一個村子,又總是支稜著小耳朵偷聽大人們講話,滿村子亂跑的小朋友們其實看到的遠比大人們以為的還要多。
今天放完學,一堆大孩小孩們就慢慢湊到了一堆,聊著聊著,不知不覺就聊到了牛棚裡的人和知青點裡的大哥哥大姐姐們。
有小孩的家裡住進了知青,他們說城裡來的大哥哥很講衛生,也很有禮貌,但是家裡人說大哥哥不會幹活,一握鋤頭就磨得滿手血泡,看起來可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