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城外留了三天,一方面是趁所有人沒發現之際找機會開著直升機給周邊地形拍了好多高畫質照片,回去後好做沙盤。
再一個她準備從這裡直取西夏王都,因為這裡離西夏王都不過千裡,來都來了,那就打一場再走,打贏了繼續,打不贏大不了休戰。
另外,她都打出關外50多裡地了,怎麼可能把這一塊地還給對方,這片地地勢不錯,幹脆在這裡修建一個軍堡,作為橋頭堡。
她把這件事交給吳玠和之前在此駐守的將領來完成。
接著又派使者去大理和吐蕃要損失費,並放話給對方,若是不給,她就帶著超級轟天雷和火銃兵去橫掃他們。
等使者走後,她點了十萬兵馬,帶走糧草火器直奔西夏。
當隊伍到達西夏境內時,他們遭遇了西夏軍隊的攔截,趙福金本著擒賊先擒王的想法,當晚就潛入西夏軍營,問過小丸子,確定了西夏將領的營帳,直接扔了幾個炸藥包把他們幾位將領全炸死,接著又拿出油桶潑出去放了一把火。
她對消滅西夏非常謹慎,畢竟蒙古當年可是用了幾十年才把西夏徹底消滅的。她若不是因為空間裡有那麼多殺傷性武器,也不敢跟對方冒然開戰。
這場火在油的助燃下燒的迅猛,西夏在邊界陳兵15萬,這晚被炸死了幾百人,但被火燒死了好幾千人,這都不說,關鍵造成的損失不好估量。
很多士兵逃命時沒帶兵器,並且他們的營帳裡還存放著各種物品,剛才也被大火吞噬了。
本來他們不住在這裡,這不是大將軍聽說聯軍敗了,直接帶著他們前行一百多裡在此駐紮,為的就是護住身後的牧場和牛羊,結果,現在剛修的巢都被人家端了。
關鍵是,這麼多士兵還沒抓住縱火犯,這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說出去誰信吶?
不管他們怎麼想,第2天的太陽照常升起,趙福金指揮士兵列陣,直接對對方發起攻擊。
結果自然毫無懸念,這幫人昨晚折騰慘了,宋軍上去後先出動特種兵和騎兵,接著是弓箭手和步兵,一輪一輪計程車兵用火銃攻破對方的防線,而趙福金帶著自己千挑萬選出來的親衛一馬當先殺入敵陣。
這一仗打的天地為之色變,大地血紅一片,對於西夏人的戰鬥力,連趙福金都不得不感嘆怪不得成吉思汗用了幾十年才把西夏打垮,這幫人太強悍了。
這場仗持續了整整一天,很多士兵把火銃裡的子彈都打完了,每人標配的10顆超強威力的轟天雷也用了。
幸虧冶鐵技術提高了,手裡的刀還沒捲刃,而對方就不行了,本身就是少數民族,他們除了武力和騎射厲害。別的方面真不如大宋士兵。
這幾年趙福金給大宋士兵不光加強營養,還制定了系統的訓練計劃,所以大宋士兵身手靈活,體力也跟得上,這一仗雖艱難,但他們實實在在的勝了。
大宋士兵自出徵以來每次出戰都大獲全勝,經歷過這三場大戰之後,一個個如出鞘的利劍。
趙福金趁著士氣高漲,直接下令繼續前進,一路勢如破竹般攻破西夏城鎮,每攻下一個城鎮,她就命人傳令後方,派人來接手。
她早都看中這塊土地了,既然拿下了,西夏人休想再搶回去。
她並沒有像西夏人想象的那樣佔領城池之後屠城或者縱兵劫掠,而是安撫百姓,告訴他們自己會帶他們過好日子的。
在百姓們半信半疑之際,她又下令凡是貪官汙吏,百姓可自行揭發檢舉,一經查實,立馬處以極刑。
透過斬殺貪官跟百姓拉近關系後又出了一系列惠民措施,首先就是教他們農耕種植,包括種葡萄,枸杞,棉花,玉米這些經濟作物和莊稼。
按她的話就是隻要是我大宋子民,孤就不會讓你們餓肚子。
接著又把製作奶粉的方法告訴他們,並保證凡是質量合格的,一律可以交到官府,由官府回收。
接著又把用羊毛紡線的技術也教授給他們,讓他們用毛線掙錢。
總之,不過幾個月,被大宋接管的西夏人日子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連平日裡最重要的生活用品都不缺了,因為大宋把自己種的菜籽油,芝麻油和鹽及茶葉都運來了,而西夏人也把自己儲存的羊皮,挖的藥材拿出來跟商販們交換,總之,雙方都很滿意。
~~~~~~
另一邊,趙福金攻下一座城池讓人接手後好好治理,她休整幾天,準備好糧草就又奔赴下一座城池。
與此同時,遠在大宋的匠作監也把紅衣大炮造出來了。
趙福金給的紅衣大炮圖紙是明朝後期的,至少以現有的技術能做出來,不然給清朝的擔心物料不達標,他們做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