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趙福金根本不給他們機會,她在現代就非常討厭棒子國夜郎自大。
本著先禮後兵不傷人的情況讓對方投降,畢竟在她眼裡對方的百姓是自己的子民。結果對方頭這麼鐵,他們是不是覺得自己比完顏氏還厲害?
想到棒子在現代竟然說長城是他們的,漢字也是他們的,連端午節都是他們的,諸如此類不勝列舉……
趙福金決定還是由她這個爸爸教他們做人比較好,她率領大宋鐵騎用將作間新研發的手雷、火銃、炸藥包、投石機、床子弩這些先進武器直接攻破了高麗邊境城池,宋軍一路勢如破竹,直逼高麗國都。
高麗國的軍隊根本無法抵擋大宋的精銳之師,被打的節節敗退。毅宗王晛眼見大勢已去,只好帶著群臣出城投降。
趙福金接受了他的投降,並宣佈高麗國從今往後成為大宋的一部分。
她打算把王氏皇族整個帶回大宋,空給他們封了個君王的封號,又安排了一座府邸安頓他們,別的啥都沒有,每年領奉銀就行了。
王氏一族從皇宮出去的時候趙福金只允許他們帶自己房間內的東西,剩下所有一切都收歸國有。
不過實話實說,此時的高麗是真的窮,經濟不行不說,國家也就是個彈丸之地,也沒有什麼好的出産。
趙福金在王宮轉了一圈,直到看到他們的國庫後她不禁扶額輕嘆,d,虧了,感覺把這裡打下來是為了扶貧。看過的幾本書上有記載,古時半島確實窮)
要不是想到這幫人在後世使勁蹦噠惡心人,她才不想要這個蠻荒之地。
接下來,她任命趙姓宗室子弟趙克家為高麗布政使,主管此地政務。
又安排了一批得力官員管理高麗,同時把玉米、土豆、棉花、洋蔥等高産實用的農産品運到此地分發給百姓,接下來又推行漢學,把一批屢試不第的學子送過來教化百姓。
又把一大批貪官犯人遷到這裡種地建房,跟當地人通婚。
同時,她還在這裡徵招了一大批青壯加幾軍隊帶回大宋。
把這裡的一切事宜安排好之後,趙福金班師回朝,回京時,除了朝鮮王族之外,他還點了一大批在當地擁有話語權的貴族跟自己一起走。
她這麼做是為了避免天高皇帝遠,這幫人慢慢生出不臣之心,帶回大宋後是龍給我盤著,是虎給我臥著。能為自己省不少事。
這一仗從開始打到班師回朝用了半年時間,回去時地都上凍了。
她從東北走的時候給軍隊做了安排,凡是駐紮在此地的軍隊都要學會種地種菜,養豬養雞養牛羊。
這一部分統稱為後勤隊,主要保證軍隊平日的供給。
同時還給他們留下不少菜種,其中就包括紅蘿蔔,白蘿蔔,洋蔥這些耐放耐儲存的蔬菜,同時還給他們留了兩張方子,一張是菜幹的曬制方法,一張是各種醃菜的製作方法。
她既然知道,就肯定要教給大家,餓誰都不能餓著軍隊,閻王還不差餓兵呢。
一路上走走停停,順便處理些政務,沿途還把她看不順眼的幾家高麗貴族近千號人打散安排在北地,等他們回到京城時都快過年了。
第2天大朝會,眾臣先恭賀她凱旋得歸,接著商討最近急需解決的政務。
最後是這群半島貴族的安置問題。即使路上安頓了一千多人。還是帶回來十幾個大家族,約摸有三千多人,確實不好安排。
趙福金直接把他們分散到各地,除了高麗王這個家族之外,其餘的全部分發到各個州府,她不可能讓他們齊齊整整的待在京城。
她習慣把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比方金國貴族,當時把手上有人命的,作過惡的全部殺了之外,其餘全被她發往湖廣修水利去了。接下來,她忙的腳後跟打後腦勺。
幸虧她把朝政託付給左右兩位丞相,這兩人都是後世聞名的能臣,她放心,張叔夜主要負責軍事方面,何慄負責政務,這才沒出差子,不然她哪敢跑多半年去打仗。
她事情處理的差不多就過年了,正月十九開大朝會,文武官員全部向她進諫,讓她為大宋基業著想,盡快挑選皇夫,為大宋留下繼承人。
她這才想到被自己送去少林寺的父子三人,於是,果斷讓眾人起身,說她會認真考慮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