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父聽後有點忐忑,他問:“城裡房子很貴吧,咱老農民也能在城裡買房,這得多少錢?”
“怎麼不能買,文化可是商品糧,房子現在便宜,以後隨著城市發展肯定會漲價。
現在買房就等於賺錢,我也有這個打算,準備這次加下次掙的錢全用來買房,到時自己住一套,往外租一套,要是我大哥掙的多也可以這樣,這叫投資。”
杜父看向孫子,孫子沖他點點頭,他認可姑姑說的。
杜父知道閨女有見識,他咬牙道:“行,那就好好幹,讓你大哥入股,我們到時候給你把攤子看好,爭取多掙點。
哎…沒想到這輩子老杜家還能在城裡買房!”
杜紅英見他這樣,忙接話:“行了,不用再感慨,我是文曲星加財神爺下凡好吧。好了,今天大家都辛苦了,每人獎勵20塊錢。”說拿出錢給幾個人散了,給老兩口一人30。
這波操作讓今天的疲累一掃而空,所有人都神采奕奕,老的小的都表示還能再戰5小時。
杜紅英告訴他們:下個禮拜繼續。
開玩笑,她進的貨把空間裡都塞的到頂了,怎麼可能那麼點貨?
不過下個禮拜就要換地方了,人民公園呀,電影院門口呀,百貨公司門口呀,到那些人流量大的地方去試。
中間,杜文化還用自己平日攢的零用錢在她這拿了幾次貨,說下午沒課可以在學校門口擺攤賣。
杜紅英笑問他:你不怕同學笑話?
杜文化道:自己憑實力掙錢,誰愛說說去,他想早日在城裡買房,爭取讓爺奶父母在這邊有個家。
轉眼到了寒假,杜紅英把剩下的貨放到家裡,讓杜文化帶著倆孩子在附近擺攤。
她則在放假的當天晚上就坐火車去羊城進貨了。
當然,坐火車只是跟家裡人這麼說的,其實她是開著車去的。
這一趟又進了一大批貨,到家後的第3天,她拉了幾車貨卸到家裡,騙他們說他辦的火車託運,卡車借朋友的,拉完貨就給人家還回去。
於是,整個寒假幾人都沒消停,她把攤子分成兩處,她跟父母去人民公園賣。
杜文化帶著佳妍佳銘去百貨公司那邊賣,直到臘月二十八幾人才把這批貨處理的差不多。
今年過年幾人不回老家,直接在省城過年。
而老家那邊,縣裡和鄉上聽說杜大哥的草編作坊有外商訂單,他們都很吃驚,縣領導開會後直接拍板:這個作坊要好好支援。
於是,派了經貿局的工作人員過去幫忙,主要是促生産保發貨,知道他這邊原材料短缺,有些訂單得等到明年秋天才能交,經貿局就在全縣徵集原材料支援。
務必讓他們保質保量提前發貨,給縣裡做個好標杆。
由於杜家工坊做的東西都是用來賺外彙的,所以,也沒人敢給他們穿小鞋,畢竟在那個年代能賺外彙就是為國爭光。
什麼吃、拿、卡、要之類的事都沒發生。杜紅英跟杜大哥透過電話,知道縣裡的表現之後表示很滿意。
但她還是不放心的跟杜大哥說:他們要是在工坊指手畫腳,讓他一定要跟自己說,她自有辦法收拾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