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婉如一家三口所住的小院裝了座機,這天趙阿姨接了電話沖張婉如叫了一聲,“婉如啊,秉文的電話。”
張婉如剛下班回來沒多久,她覺得奇怪,這個時間肖秉文打來電話應該是告知晚上晚點回來,大多數時候趙阿姨接完電話轉告她一聲就行了。可今天卻特意讓她來接,除此之外難不成還有重要的事情要跟她說?
張婉如接起,那頭肖秉文說道:“今天不回來吃飯了。”
“好。”張婉如應了一聲,問道:“還有呢?”
“還有什麼?”
張婉如以為還有別的事,卻被他這一聲反問問蒙了,她道:“你找我來接電話就說這個?沒別的事?”
“沒別的事啊。”
“那你直接告訴趙阿姨不就行了?你讓我接電話,我還以為你還有別的交待。”
“別的交待?”肖秉文沉默片刻像是在想什麼,隨即說道:“晚上要去喝酒,到場的有共合廠的廠長楊總和新禧食品廠的王總。他倆都不帶秘書,沒女人。”
“……”
張婉如覺得莫名其妙,“你幹嘛跟我說這個?”
“跟家屬報備嘛,我看他們流程都是這樣走的。”
張婉如噗嗤一聲就笑了,“行,知道了。”
結束通話電話,張婉如笑了好一會兒,想著上次他應酬回來,她問他有沒有女人陪著,原來一直記著呢,還特意打電話跟她報備一聲,還挺可愛的是怎麼回事。
肖家作為柳城紮根比較早的大家族,在醬油生意最好的那些年盤了好些鋪子。本來還盤了一片地想擴建醬油廠的,後來被佔用了,賠了一大筆錢和好幾十個商鋪,老城區某個商業街基本都是肖家的。不過那些商鋪肖家一般都是租出去,老街這邊的鋪子還作為肖家的醬油鋪子在用。
肖家的醬油廠就建在肖家老宅後面,鋪面已經有些年頭了,雖然經過多次修繕卻還是能看出歲月的痕跡。
陳子越隨著肖老爺子來到醬油廠,老爺子在晾曬的醬油缸子前看了看,又在工人人工攪拌的醬料中看看色澤。
看了一圈之後老爺子才被陳子越攙扶著到一旁休息,陳子越給他倒了杯茶。肖老爺子往前面鋪子裡看了一眼,廠房前開了個鋪面,這鋪面是肖記醬油的總店,醬油廠在時他就在了,也存在好些年頭了。有個花白頭發的老婆婆正拿著醬油瓶讓鋪子裡的夥計給她打醬油。
肖老爺子說道:“我們的醬油鋪子好像比以前清淨了許多,現在來的還是好多年前的老顧客。”
陳子越道:“現在新興的醬油工廠,包裝方便價格便宜,在門口的商店就有賣,很少有人願意賣個醬油特意跑這大老遠來。”
肖老爺子沒說話,靜靜品著茶。他老了,這醬油廠也老了,老了不中用了,有很多新東西都搞不明白,漸漸的也就被時代淘汰。就跟這醬油廠一樣,有了新興的東西就會慢慢被人遺忘,或者有一天就變得無人問津了。
“聽說現在商店裡賣的醬油都是和盛味業的?”
“是啊,秉文這廠辦得挺成功的。”
是挺成功的,那小子成功了,他這邊基本也沒什麼生意了。老爺子一方面很欣慰自己孫子的能力,一方面又感慨,他這個暮年之人,從屬於他的時代走過來,而現在,時代卻不再屬於他,屬於更強大的年輕人。而他創辦的醬油廠似乎也到了暮年,一日一日變得岌岌可危。
陳子越試探著說道:“其實秉文有提過要將肖記跟和盛味業合併。”陳子越知道老爺子不太喜歡資本家的那套模式,他又道:“當然,我們肖記還是保留著古法釀造的技術,只是在包裝上機械化,這樣更容易儲存和售賣。”
老爺子一向很反感將肖記商業化,這一次聽到這話之後卻沒生氣,只是長嘆一聲,“再說吧。”
到十二月底,其樂服裝公司的裝修基本結束,目前只是在原本的小平房基礎上再在後面擴建了一些,袁雯想著的是往後若是地方不夠再往上面蓋一層。
公司煥然一新,眾人搬進去時也是神采奕奕。幾個設計師都有自己的工作間,更方便也更自由。除了工作間之外還有行政辦公區域,甚至還多了一個專門拍照的攝影室,用於新品上新時給衣服拍照用。
經過幾次在報紙上投放廣告,其樂服裝的知名度提高了不少,專賣店的銷量也水漲船高,而且公司還有定做制服這項業務,所以公司的整體效益還不錯。
製衣廠那邊也在穩步執行,十幾臺縫紉機每天不間斷工作,目前還能供應,也沒什麼大問題,而袁雯也在著手開第二家分店。
公司有了資金,袁雯又多招了些人,張婉如的工作量也減輕了一些,現在可以上行政班,上五天休兩天。
週末雙休比以前多了一天休息時間,不過肖秉文還是單休,就週末休息一天。小戎也是週六週末不上學,週六這天就母子倆在家。
肖秉文不在,總感覺有點無聊,張婉如想著她和肖秉文結婚這麼久了都還沒去他工廠裡看過呢,便帶著小戎去了和盛味業的工廠。
張婉如還記得她第一次來這裡時是剛回來那天,她來找肖秉文。這才半年多時間就大變樣了。
她知道肖秉文在擴建工廠,但沒想到會擴建到這麼大,那次她來時就一個廠房,廠房旁邊修了兩層樓的房屋給工人居住,而肖秉文的辦公室也在那兒。
這會兒來看廠房已經擴建了兩個,工人住的那樓房還保留著,不過旁邊又新修了一棟新的,卻是更高,上面架著腳手架,看上去一時半會兒是完不了的。
新修了一棟三層的行政大樓是已經完工又投入使用的。張婉如記得她第一次來的時候這裡就在修了,那時候不知道修的是什麼,現在才知道是行政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