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春榮也不辜負期望,認認真真按照紀縣令的吩咐,記好每一筆賬目,帶著兄弟們趕了牛車前往州城方向。
不論什麼糖都是好賣的。
無非就是因為運輸艱難。
運到地方之後,利潤微薄。
比如現在,縣城有些大戶就在問。
全村一起做糖,還讓村裡人拉著糖去州城賣,能得幾個錢?
答案是,二十兩銀子。
還是毛利。
把那一車蜂蜜糖全賣了,一共二十兩銀子。
“這種小買賣,值得那樣興師動眾嗎。”
更有精於算計的,扣掉運費,扣掉人力,落到羅玉村三十一戶蜂農頭上,每家頂多得五錢銀子。
就連衙門的馬書吏都道︰“咱們縣令大人,為什麼要做這樣小的買賣。”
旁邊做事的謝書吏頭也不抬︰“你家要是多出五錢銀子,你高興嗎。”
肯定高興啊!
“普通農戶家裡多出五錢銀子,他們高興嗎。”
不僅高興,甚至欣喜若狂吧。
這兩句話回答馬書吏的疑問。
對於縣裡大戶來說,五錢不過是他們一頓酒菜。
對縣衙官吏來說,或許是一個月的家用。
但對普通百姓,卻是一年到頭手裡能攢下的銀子。
所以銀錢雖少,卻不能不重視。
而且這只是個開始而已。
萬事開頭難。
開頭是二十兩銀子,整個安丘縣呢?
等到百姓們嘗到甜頭,以後又會是多少?
馬書吏只覺得,他狹隘的目光好像被開拓了一般。
此時羅玉村的弓春榮他們,終於到了州城。
他們不敢耽擱,直接按照紀縣令的指點,去了安丘縣前任張縣令,如今的張推官家中。
那張推官本來還有點蒙,看完紀楚的書信,大大鬆口氣︰“你們安心住下,本官會找門路的。”
“放心,糖這東西絕對不缺買家,而且你們辛辛苦苦送過來,已經解決最大的難題了。”
這話沒錯。
糖本身不愁賣。
只是苦於不好運輸罷了。
只要安丘縣解決了運輸難題,輕松就能賣完千斤,甚至萬斤。
當天下午,就有鋪子給包圓了,甚至還道︰“若還有這種質量的蜂蜜糖,有多少我們收多少。”
弓春榮立刻道︰“當真?以後有幾萬斤呢?”
“幾萬斤怕什麼?我家可是有商船的,把這麼好的糖往碼頭上一拉,直接運到天南海北。”
畢竟出了西北,運到平臨國繁華之地。
這些東西的價格,都能直接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