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知州並未多說,頂多是戶司那邊不滿多些。
不過這信的最後幾句,倒是斟酌再三,承諾道︰“若有所需,必當竭盡全力。”
這話說的很鄭重,看來知道紀楚是在平荒田的賬目,並且領了這份大恩情。
紀楚對此倒是不意外,他辛辛苦苦平賬,這些人要是不領情,那就是傻子了。
他就知道,只要報的均產不離譜,肯定不會有人過來查證,說不定還會暗中幫他隱瞞。
所以說,他這一關也算過了。
看完信件,吃過飯的馬書吏求見。
“縣學需要的書本筆墨都已經買齊了,價格都在這裡。”
“還有其他需要的物資,都在庫房等著清點。”馬書吏說著,把清清楚楚的賬冊送過來。
紀楚寄給振兒,讓他跟李師爺去點數。
這些都是次要的。
最重要的事還沒講。
馬書吏繼續道︰“帶過去的百十斤蜂蜜沒什麼人買。”
那九十斤蜂蜜被分裝成十八個小壇,正好運到州城,找找需要蜂蜜的買家。
一路上雖然小心謹慎了,但還是破了幾壇。
到州城的時候,只剩十六壇了,壇口黏黏糊糊,清理了再清理,才能送出去。
有幾家鋪子倒是說他們蜂蜜不錯。
但要說跑到五六日距離的安丘縣去買,那又不劃算,他們也買不了多少。
張推官知道這件事後,倒是讓相熟的鋪子購置幾百斤,等到秋稅送過去的時候送去即可。
不過這就是純粹看在人情上購買,大機率不會有回頭生意。
紀楚聽著,總結出問題所在。
一,不好運。
二,路途遠。
馬書吏道︰“其實也不用一定賣出去吧。”
“咱們縣的老人小孩都喜歡吃,自家養點蜜蜂,當個零嘴。”
紀楚搖頭︰“如果沒有合適的收入,那明年就會少很多養蜂戶。”
不是他一定要賺養蜂的錢。
可蜜蜂授粉,是農作物生長很關鍵的一環。
如果授粉不充分,肯定會影響所有農作物的產量。
到時候油菜這個副業沒搞成,主糧先給耽誤了,豈不是本末倒置。
外面人以為他們畝產低,甚至笑話他們,那都是小事。
可實際情況不能這樣啊。
到時候養蜂的精力跟收入不成正比,肯定很多人不再養蜂,繼續種田。
蜜蜂太少,授粉不夠。
產量直接下降。
再說,能把蜂蜜賣出去,還能提高本地人的收入。
紀楚忍不住道︰“難道大家不喜歡甜食?”
這不可能啊。
馬書吏也立刻道︰“誰會不喜歡吃糖啊,別說老人孩子,大人們也喜歡。”
是啊,安丘縣的百姓都喜歡,外面的人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