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謝書吏作為安丘縣本地人,聽到田稅數字後,面露驚喜。
他跟農戶們打交道極多,自然知道,只交三成田稅,他們會有多高興。
可他開啟上司發下來的文書,臉色大變。
這,這上面分明都是責問。
等馬書吏,範師爺趕來時,臉色同樣難看。
他們都是聽說上面給的田稅數額下來了,急忙跑來看,誰料看到的文書竟然是這樣的。
曲夏州戶司責問。
今年曲夏州其他縣,夏麥均產基本在二百九十斤,為何你們安丘縣只有二百五十斤。
是不是你這個新縣令翫忽職守,不勸農耕。
總之一句話,產量太低了!要注意!
戶司還讓他認真做事,去年他剛來,沒有年底考核,今年卻是逃不過的。
“不對啊,咱們安丘縣今年大豐收,均產應該在三百四左右,為何上面說二百五十斤?”馬書吏問道。
他一向圓滑,否則當初不會率先投靠新縣令。
此刻他都當面發出疑問,何況其他人。
紀楚看看現場眾人,李師爺跟佷兒紀振不用講,都是自己左右手。
再看範師爺,謝書吏,馬書吏,則是安丘縣本地人,如今也為自己所用,那就不用瞞著了。
“如果按照往年的方式報均產,那咱們縣賬冊上的三十一萬畝田地,應該交多少田稅。”
賬冊上,三十一萬田地。
眾人眼神飄忽。
看來這就是個公開的秘密。
按照往年來算。
三十一萬畝田,均產三百四,那應該交三千一百六十二萬斤糧。
紀楚寫出這個數字,又寫下另一個數字︰“按照本地十六萬畝實際耕田來算,畝產三百四十斤,實際產量是這個數。”
五千四百四十萬斤糧。
用十六萬畝田地產的糧,去交三十一萬畝田地的稅。
本地稅賦不重才奇怪了。
實際產的糧要拿去六成,才夠填補虛田的虧空。
“所以我把均產分在荒地上了。”紀楚還有些遺憾,“其實本來想寫均產一百七的,可這個數字定然會被追查,所以才寫了個二百五。”
畢竟去年均產都有二百八。
即使報上去二百五十斤,其實也有些低了,上頭竟然讓他們按照二百六來交。
眾人明白過來。
按照二百六均產算,那今年安丘縣所交田稅,應該就是兩千四百一十八萬斤。
比上面所說的,可以少交七百四十四萬斤糧。
安丘縣總共不到三萬人,平均到每個人頭上,每人少交二百六十斤糧。
這數字著實不少了。
但即使這樣,今年本地要交的田稅,也佔了實際產糧的四五成。
基本上你家產糧一百斤,就要給朝廷四十五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