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紀縣令的表情,魏鎮長更是不耐,讓手下去查,好讓這位舉人縣令看看清楚才是。
等查驗下來,手下驚詫道︰“鎮長,我們問了十戶人家,其中七戶把冬衣賣了換成糧食,還有三戶的冬衣沒穿在老弱身上,而是在親戚身上。”
為什麼!
魏鎮長不是頭一年做扶濟,卻是頭一次聽說這件事。
反而是他家的下人明顯知道什麼。
魏鎮長一臉不解,只聽紀縣令道︰“需要被扶濟的百姓,家中都窮,人也較弱勢,如果給好東西,必然會引人嫉妒。”
“扶濟是保障他們最低的生活水平,並非提高生活質量。”
這話說的殘忍,卻是實話。
特別窮的,肯定不會穿那麼好的冬衣,多要拿去換糧食。
家裡老弱多的,那好東西根本輪不到他們,鄰居親戚,都盯著呢。
這也是他帶過來的扶濟量大,質量卻很一般的緣故。
如果可以的話,紀楚也想給最好的。
但凡事都要考慮實際情況。
魏鎮長本想拿著舊冬衣,下等炭說事,但幾句話裡,便讓自己的無知暴露無疑。
衙門眾人早就習慣了。
什麼事都躲不過縣令大人的火眼金楮!
私下裡範師爺忍不住問︰“紀大人,您怎麼知道那魏鎮長會犯那種錯誤?”
紀楚笑著解釋︰“魏家鎮的鎮長姓魏,說明什麼?”
說明這是他本家,他也是本地大戶。
不僅是大戶,還有功名在身。
這種身份,這種出身,基本意味著他不接地氣。
人心是好的,卻接觸不到實務。
別看他四十五,比紀楚年長許多,但辦事的經驗,卻是遠遠不如。
他在魏家鎮深處高位多年,身邊人多半也不會說實話。
那邊魏鎮長被點醒之後,整個人傻了一般,接下來的扶濟無比盡心。
紀楚轉了整個鎮子,發覺鎮不愧是鎮,比下面的村子確實強上不少,而且田稅也稍微輕一些。
想來是有本地人坐鎮,之前的趙金川不敢多給他們分派荒地。
這次發的扶濟,果然用在貧苦之人身上,再有魏鎮長派人巡查,多半不會有事了。
紀楚鬆口氣。
安丘縣終於轉了個遍。
大雪也慢慢落下,他們不能停留,要快些趕路才是,省得大雪封路,回不了縣城。
魏鎮長看著他們來去匆匆,心裡五味雜陳。
新縣令確實是個厲害的。
十一月初十出發,現在十一月二十一,終於趕回縣城衙門。
安丘縣的大雪終於落下,鵝毛大雪從天而降,意味此地的冬日,正式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