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這個庶吉士,含金量還是不錯的,最重要的是前景和人脈。用個不恰當的舉例說明,這個翰林院庶吉士班就跟後世的中ying黨xiao差不多。從那裡出來的人前程如何自不必說。
做為趙家女婿的謝三郎,在聽了老岳父的教導後,也準備考一回庶吉士,考上了就上,考不上就等吏部派官。
大太太倒是希望自家女婿能考上這個庶吉士,且不說翰林院放館後自家女婿前程如何,只說能在京城在呆三年,也能讓大太太母女多聚三年。
考庶吉士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好在謝三郎有個好岳家,考前直接帶著老婆孩子去岳家小住,跟著小舅子們一起讀書,接受趙老太爺和大老爺的雙重鞭策,到也對此次考核多了幾分信心。
.
柳尨禦前說了親事,泰半的人都消停了。不過總有一些人不甘心,想要做些什麼。尤其是那天看過柳尨跨馬遊街的某些妹子們。
不過這些妹子心裡也明白,若是她們真的做了什麼,導致柳尨和黛玉的親事出現波折,那麼便宜的也是旁人。
也因此私下裡的手段到是都停了,只是言語中難免不會用一些難聽的臆測之語說起黛玉。
黛玉向來不參加那些夫人小姐的聚會,偶爾參加一二,也是參加通州這邊的。
京城那邊貴人雲集,她的身份跟榮國府和一些親朋故舊比還能有看頭,可跟真正的貴女相比,那還真沒啥可比性。
黛玉又自持美貌,總覺得旁人會嫉妒她。旁的不說,本朝新貴周貴人的孃家姐妹,吳貴妃的母妹侄女,這些人要是心存嫉妒,她倒是能陰死這些人,可明面上總會吃些虧。
不吃不行呀,她身後的林家她不能不顧忌。
再淘皮搗蛋那都要有個度,過了那個度,累及家人的事,黛玉不會幹。也因此,黛玉極少參加京城世家小姐們的各種賞花會。
就怕一言不合,再幹出點什麼事來。
柳尨成了狀元,黛玉也隨之進入世家小姐的視線。倒也有給黛玉下帖子的,黛玉要麼裝病推掉了,要麼以理佛為由避過去了,就是打定主意誰也不搭理。
你說夫人外交?
柳尨若是弱到需要黛玉去搞什麼夫人外交,呵呵,那他還不如早點回蛟龍山歇著去呢。
再一個,黛玉不想出門湊熱鬧的另一個原因,也跟如今的時局的關系。
不說黛玉了,就是賈敏都被林如海叮囑過。
太上皇不死,有些人就認不清現實。當然,這也跟太上皇的態度有著莫大的關系。
人心都是偏的,太上皇也不例外。
他覺得皇位給了榮慶帝了,榮慶帝就佔了大便宜。既然如此,他就更應該偏疼幾個沒得到皇位的兒子了。
可他這一偏疼,總會叫人想多了。
天上兩個太陽,足夠熱鬧了。想要恢複正常,除非掉下來一個。
也因此,看明白時局的,仍和太上皇禪位前一樣的貓著呢。
......
‘怎麼會愛上了他?還不是因為眼瞎。’
自打柳尨跨馬遊街那天後,這句話就在黛玉心頭跑馬。
想不明白自己怎麼會喜歡上那個黑心蛟的黛玉,看著柳尨送過來的傳信本,總是覺得前路黯淡。
和黛玉的不敢置信相比,柳尨那裡就淡定多了。
淡定的柳尨時常在書房溜號,想著和黛玉相識的千百年的點點滴滴。然後柳尨總會不由發笑。怪不得他怎麼看那株含羞草,怎麼喜歡呢。
原來此草與他有緣吶。
趙英與謝三郎對視一眼,皆是搖頭輕笑。
謝三郎陪著妻子住在岳家,時常與柳尨趙英討論文章,受益非淺。自打來了趙家後,因趙家家風,以及趙英總結的賢妻論,也深深的影響著謝三郎。
一個一心一意為你和一個跟你藏心眼的妻子,一個拉扯你的岳家和擔心女兒會受欺負而壓制你的岳家,這些事情他以前也明白,只是還是明白的不夠透徹。
如今在趙家小住,趙家用冼腦的方式讓謝三郎明白個中大義後,到是熄了納妾,享齊人之福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