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珠那邊一得到邢夫人的訊息轉天便又偷偷的來了榮國府。
邢夫人請黛玉幫忙找人寫那份奏摺,然後等賈赦抄錄一遍後,再請黛玉幫忙遞上去。
為了不打草驚蛇,摺子不能在府裡過夜,也不能叫府裡的人聽到一絲風聲。
賈赦上奏用各家贊助省親別院的銀子還榮國府積欠戶部的銀子,這個摺子就要寫得聲情並茂。
黛玉寫不出來,惜春更不行了。
林如海倒是沒問題,可這種事情黛玉也不可能叫林如海參與進來。
思來想去,最可靠,又會寫奏摺的竟然就只有柳尨了。
好在去參加秋闈的柳尨十四這日考完第二場,晚上在趙府休息,睡覺前將黛玉要的那份摺子幫忙寫好了。
朱珠拿到摺子就連夜送到了榮國府,邢夫人拉著困得睜不開眼睛的賈赦認認真真的抄了一遍,然後又將兩份摺子都交給朱珠讓她帶出府。
總之中秋前的這一夜,大家都挺忙噠。
翌日中秋,大老爺和大太太睡到日上三竿才起身。朱珠還感慨她的一雙人腿都累直了,中秋這日無精打彩的。
而前一夜幫忙寫奏摺的柳尨則又拎著考籃在全家的祝福下再次進了考場。
給他帶了塊月餅,不過貢院門口查的嚴,一塊月餅都切的拇指大小帶進去的。
柳尨每一場出來,都會將他寫的文章默寫下來交給趙老太爺點評。趙老太爺怕影響柳尨考試的心情,收下文章後,先當著柳尨面收起來,道全考完了一起看,只叫柳尨靜心去考試便罷。
又說他年紀小,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頭一回參加鄉試,別有太大壓力。
柳尨聞言僵笑了一下,心頭一片草泥馬狂奔而過。
那些該棄軍的混蛋,叫本座多挨一回罪。
等柳尨前腳離開書房,後腳趙老太爺就一遍遍的柳尨寫的文章和做的詞。每一場考完,趙老太爺都在心裡對自己說乖孫按著這個情況發揮,秋闈穩過。
一邊高興,一邊驕傲。
這是他親手教匯出來的乖孫。
.
中秋這日,闔家歡聚一堂。
趙家惦記貢院號房裡的柳尨,多少有些心不在焉。林家那裡,黛玉也有些心事重重,不過她惦記的不是柳尨,而是賈赦的摺子當今看沒看著。
賈家那邊,這個中秋原本可以過得極熱鬧。不過照例是大房不出席,老太太帶著二房的人自己熱鬧。
修建省親別院的銀子雖然還不夠,不過完全可以先開工了再籌措。
一時二房的人一邊過中秋,一邊商量著這個別院要如何如何蓋。
然而就在八月十五日的後一天,當今在早朝上讓人唸了賈赦遞上來的摺子。
年輕的帝王,不管心裡怎麼想的,但臉上卻全是感動和欣慰。
摺子寫的極好,大意就是我們家欠了國庫那麼多的銀子,一直還不上來,心中一直愧疚難安,當年我老子死的時候還一再叮囑兒孫有錢了一定要先還國庫。
如今家裡的姑娘得了皇帝青睬,成了皇家嬪妃。又有太上皇和當今共同下旨,逢二,六之日可進宮探視以圓天倫。還有建個省親別院便可回家省親的天大恩賜。家中無銀,但親朋故舊皆知家中艱難,紛紛慷慨解囊。其中娘娘舅家王子騰王候爺便贊銀十萬兩,讓微臣銘感五內。又有娘娘姨母薛家......
今籌措現銀八十餘萬兩,本是為建省親別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賓莫非王臣。家中世代沐浴皇恩,上不思報效朝.廷,下不念九泉老父未能閉眼,又有何顏面建這省親別院。
便是宮中娘娘知道家中行事,也無顏茍活於世。
自古忠孝難兩全,赦思前想後,願將這八十餘萬兩全數歸還國庫,另有各家送來擺器數件也請戶部各位大人前往估價查收......
總之就是一句話,我們家沒錢,但我家的親戚都有錢。他們拿錢給我閨女和侄女建回門的院子,我覺得還不如將這筆銀子如數還了國庫的積年老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