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氏正在那裡打發人給尤老孃送訊息,可能是對這個繼母和她帶來的跟自己沒血緣的兩個妹妹著實厭惡,尤氏面上能看出明顯的厭煩來。
秦可卿站在一側,對此並未言語。
誰家還沒幾個糟心親戚呢,她理解。
就像她老子,就是叔伯兄弟太多了。
.
“怎麼這個時候過來了?”尤氏打發了送訊息的婆子,轉頭問秦可卿,看她手裡拿著個帖子,順嘴便問了句,“這是誰家的帖子。”
“林家的帖子,西府敏姑太太家的,太太請看。”一邊說秦可卿一邊將帖子遞給尤氏。
以前兩府關系親密,所以府裡大小事情幾乎都以榮國府為主。就像這稱呼上。
因老太太尚在,賈珍又和賈璉是一個輩份的,所以尤氏是珍大奶奶,秦可卿是小蓉大奶奶。
現在兩府鬧掰了,秦可卿直接建議家裡的稱呼長一輩,到是全票透過了。
如今尤氏是太太,秦可卿是奶奶。
“敏姑太太進京了?”一邊說一邊開啟帖子,看到上面只寫了黛玉和惜春的名字,眼睛一轉便明白了。
“到底是講究人家,也怪難為她的。”尤氏明白賈敏和老太太是親母女,這種事情還真的不方便說什麼,不過能打發兩個姑娘過來探病,到讓尤氏心下滿意極了。“兩個姑娘進京,家裡也沒個大人,蓉哥兒媳婦看著照應一二也是咱們的道理。”
“我年輕想得不周全,還是太太想的周到。前兒莊子上送了東西來,媳婦一會兒讓人收拾出一份,跟回帖一道送過去。”頓了頓,秦可卿又笑道,“林家的姑姑是極好的人,當時若不是林姑姑當機立斷帶著咱們姑姑回去,指不定又要那府多少磨搓呢。太太看,是不是也送一份謝禮過去,再有姑姑在林家小住,月錢銀子,府裡的份例是不是也按時送過去?”
養個小姑娘一年也沒多少錢,將來不過一份嫁妝罷了。秦可卿什麼出身,手裡又握著不知道多少好東西,也因此做事大方,很有氣度。
這會子跟尤氏提起這個,其實想的也不是惜春住在林家麻煩了誰,而是惜春如今住在林家一來給她省了不少麻煩,二來還能幫著疏通林家的關系。
旁的不提,自打上個月傳出揚州巡鹽禦史失足落水不幸隕落的訊息後,秦可卿就知道活著離開揚州的林如海,他的這個通州轉運使有多少含金量了。
雖然尤氏和邢夫人一樣沒有親生兒女,但明顯她的命要比邢夫人好一些。所以在銀錢和管家上,尤氏都不與秦可卿起沖突。
“這事你看著辦吧。”這會兒聽秦可卿這麼說,尤氏可有可無的點頭,說完這句話,尤氏不由又說起惜春來。
親爹老子和親兄長被人害成這樣,這姑娘咋還坐得這麼穩呢。
那還不是隨了他們老賈家了。
當然這話秦可卿沒說出來,只是安靜賢惠的陪在尤氏跟前,聽她絮叨。等尤氏說完,秦可卿直接將鍋踢給賈母,將惜春身上種種不宜都算在了賈母沒用心教養上。“也多虧了林家知禮,肯送咱們姑姑回來。”
“誰說不是呢。孰是孰非的,攤上那麼個娘,姑太太也是為難。”尤氏聽了,還挺認真的點了點頭。
“本以為她輩份高,出身好,卻不想越老越不著調。府裡的大姑娘,我到是見過一回,人品相貌皆是不俗,通身的氣派雖不及你,卻也比旁人強了許多,就是心氣養的太高,忘了自己的身份。除了她,二丫頭三丫頭養的就跟小鬼似的。尤其是二丫頭,十來歲的大姑娘了,那性子...”搖了搖頭,一副惋惜又不看好的模樣,“好一好,也就是庶子媳婦的命。”
那樣的性子,若不是出身在那裡,說是誰家內定的姨娘側室也有人相信。
尤氏的格局在那裡擺著呢,秦可卿還好一些,小的時候也是宮裡的教養嬤嬤用心教養過的,如今聽到尤氏談起三春,也有些物傷其類的感慨。
雖是嫡庶有別,但三姑娘只認嫡母不認親媽親兄弟的作派,也不叫人看好。二姑娘到是個好性子的,可惜養得跟塊木頭似的,木訥又懦弱。自己房裡的事都管不明白,誰又能對她有多少期待呢。
至於四姑娘,雖然是府裡嫡親的姑姑,但秦可卿要說,那位的性子更像林家那位姑娘。
不過是一個有人寵著,一個沒有罷了。
黛玉多得林如海寵溺,東西兩府的人再沒有不知道的。說起她哪個女人不嫉妒,不羨慕?
反正秦可卿就羨慕極了。
婆媳倆個又拿著帖子說了一通話,秦可卿就起身去按著尤氏的吩咐準備東西去了。
派了個嘴巧又會說話的管事婆子將回帖和東西都送到林家。
黛玉和惜春在黛玉的院子裡見了那婆子,坐在那裡聽了那婆子轉述秦可卿的話,隨手打賞了兩個荷包便讓人回去了。
秦可卿是表侄媳婦,是晚輩,坐著聽很正常。其實就算尤氏派來的人,因為是同輩,黛玉和惜春其實也可以坐著聽的。
因為嫁進夫家的媳婦不及未嫁的姑娘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