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鳳姐兒與賈瑞。
想到這裡,黛玉就糾結了。她想看各種熱鬧,又擔心這些熱鬧會因為她的計劃而夭折。
想來想去,最終還是黛玉對賈母的孝心佔了上峰。
......
朱珠按計劃行事,易容成小道童提前等在道觀外。
待賈蓉等人給賈敬拜完壽,腳下生風的離開道觀時,朱珠版小道童便從暗處走出來,上前一步將一輛木板騾車牽了出來。
那木板騾車上只有一個用黑色的布蓋著的像是籠子一樣的長長方方的東西。
“蓉哥兒慢走,這是老爺給西府老太太備下的禮。老爺說了,感謝老太太這麼多年對寧國府的關照,他一心修道無以為報......叫蓉哥兒一路穩妥的送過去,請老太太親自摘圍布。”
賈蓉束手聽了,等朱珠說完,這才抬起一雙漂亮的桃花眼,嘴角帶笑的看著騾車上的黑布蓋,一臉的好奇。
“這裡面裝的是什麼?祖父剛剛怎麼”
“老爺沒說。”朱珠側了側身子,單手指向道觀的大門,“蓉哥兒有不清楚的,自去問便是。”
賈蓉聽了這話,回頭看了一眼道觀,果斷搖頭。
到底是什麼,一會兒就能知道。他著什麼急。
想罷賈容就帶著人回城了。
回城後,賈蓉沒回寧國府而是直接帶著帶著人駕著騾車去了榮國府。
一路往裡通報,自有丫頭將訊息傳給賈母。
今天寧國府為賈珍做生辰,王夫人自己也知道她那毛病,所以人家壓根沒去。只邢夫人帶著鳳姐兒,李紈去了那頭。
老太太沒去,黛玉和三春都在梨香院陪老太太說話,這會聽到這事紛紛好奇的朝門口張望。
三春是真好奇,黛玉卻是...隨大流。
賈母歪在榻上,笑得一臉慈祥,“今兒是他的好日子,他到給老婆子送禮來了。都是一家子親骨肉,端的生份。”在賈母看來,他一個修道的,能送的左不過就是一些經書或是跟道家有關的玩意。到也沒在意。“甭管什麼,好歹是他的心意,送上來吧。”
聽到賈母吩咐,賈蓉一臉笑意的叫了幾個婆子將蓋著黑布的箱子抬了起來。
黛玉和三春一樣都伸著了脖子一臉好奇的去看。
看那四個婆子一臉輕松的樣子,大家再看這個瘦高的東西不由猜測。
這東西看起來好大,但好像並不重誒。
賈蓉說了賈敬的話,請賈母親自摘了黑布一觀。賈母想了想,一臉慈祥的扶著鴛鴦的手走過去,沒用多少力的就將黑布拽了下來。
隨著黑布扯開,裡面的東西瞬間呈現在眾人眼前。
當看到木籠子裡裝著一隻繫了精緻小馬鞍的野鶴時,一屋子男女老少都傻了。
並不是所有人都見過真正的鶴,但她們卻都看過畫裡面的鶴。這只野鶴就跟老太太房裡掛的一幅松鶴延年的堂畫裡的鶴一模一樣。
若單看野鶴,倒不會讓人聯想到什麼。不過當成野趣一笑置之。
畢竟賈家的莊子上,莊頭到了交租的日子,總會送些活兔,活鹿一類的野禽,或請主家賞玩,或請主家開胃。
但那野鶴的背脊上卻繫著一個精緻不俗,華麗非凡的小馬鞍,那意義就顯而易見了。
鶴給您老請來了,您老隨時都可以西去啦~
.
一屋子人看看籠子裡的鶴,再看看籠子前的賈母,一個個都嚇得低垂著頭,束手而立,不敢再嬉笑。
黛玉卻不知道要怕什麼,先是跟著三春一道低垂著頭站在那,完事又耐不住性子的東瞧瞧,西看看。
視線從姿態優美的野鶴身上移到她親自設計的鶴鞍上。
對自己的設計很是滿意的黛玉輕輕的點了兩下頭,這才將視線偷偷看向被送了禮的老太太身上。
賈母劇烈的喘著粗氣,一隻手緊緊的抓著鴛鴦的手,一隻手指著籠子裡的鶴,氣得說不出話來。
作者有話要說: 應該還有一張,估計會在十二點半的時候發出來。大家明天早上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