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西遊記》是你老師寫的,這語言實在是太精闢,我們覺得書裡的那些對話更有味道。
如果換成大白話,他們都覺得是糟蹋藝術,你都不知道編輯部的那幫人都快瘋了。
要不是我催的急,他們還在摳字眼呢,說什麼這個字用著比那個字好,還說背後有隱情什麼的。
作為老闆,我自己都聽得是一個頭兩個大,其實發給你的時候,心裡就已經有預感了。”
明軒倒是大實話,把該說的不該說的一股腦全都說了出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說的就是現在。
看到明軒的黑眼圈都出來了,知道他這些日子忙的腳不沾地,也累的狠了,心中一軟,說道:
“你先回去睡吧,我再看看。”
明軒卻不肯回房間去睡,直接躺在沙發上,說是要陪著良辰,良辰無奈,只能隨他。
找了個舒服的位置,開啟文件,調出鍵盤,噼裡啪啦就是一陣敲打。
那手速快的連殘影都看不到,感覺就好像看電影特效一樣。
明軒眨了眨自己的眼睛,原本還想著好好看著良辰,只是怎麼感覺這麼困呢?
不過兩分鐘的時間,明軒就已經睡得人事不省,躺在枕頭上的喬曄,悄悄收回了自己的神識。
想到剛剛明軒被良辰喊醒之後第一時間做出的反應,喬曄輕輕彎了彎唇角。
將自己神識一份為二,一分圍繞在良辰身邊環繞保護,但凡有個風吹草動,立馬就能保護良辰的安危。
另一部分則是化成小喬曄,端坐在識海中五心向天,開始修煉。
上輩子的《西遊記》以六小齡童版本最為經典,第一部二十五集,從1982年一直排到1988年。
一邊拍一邊播,陸陸續續歷時六年的時間,才算是完整的與大家見了面。
也是因為歷時太長,這一部的唐僧,二十五集換了三個人,也算是打破了某種記錄。
雖然三個版本的唐僧演技爆表,愣是沒有被觀眾們看出來,可也不能不說實在是太能拖了。
要不是背後有央視支援,就算是跨國公司,也得給你拖垮了。
後來到了1998年又開始了續集拍攝,一直到1999年,歷時一年的時間。
去掉與第一部的銜接部分,在二十五集的基礎上,又多出了十六集,同樣的這續集部分的唐僧依然是兩個人在扮演。
同樣的沒有被人給發現,於是臉譜化的唐僧,被六小齡童版的孫悟空搶奪了所有的光環。
如今一提《西遊記》,大家腦海中下意識浮現的,就是威風凜凜的猴哥,其次才是豬八戒。
就連那些一路上降服的妖魔鬼怪,都有了各自的簇擁著。
唐僧依然還是那個是非不分,只會別妖怪抓走吃肉的唐僧。
良辰腦海中有上輩子各種版本的西遊記做參考,將大量的佛經偈語、晦澀的對白,全部刪除。
良辰覺得,電視劇就是講一個大家都能清楚明白的故事,賣弄文字賣弄高深,觀眾不會買賬。
觀眾們只想看清楚明白的故事情節,故事吸引人,情節環環相扣,才是一部電視劇成功的基本條件。
良辰將原著拿出來的時候,就已經將整本書理解透徹,又有完整的電視劇做參考,劇本寫起來,簡直流暢的停不下來。
第一集猴王初問世完成,第二集官封弼馬溫完成,第三集大聖鬧天宮完成,第四集困囚五行山完成,第五集猴王保唐僧完成,第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