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殺!”
朱由檢冷笑一聲,當場下詔,將鹽黨一案中的二百一十八名主犯全部誅殺,其餘從犯全部入獄,抄沒家產。
“楊嗣昌有功,升禮部左侍郎······”
楊嗣昌連勝數級,直接成了禮部二把手,可謂是皇恩浩蕩,朝堂新貴。
不少人對楊嗣昌冷言冷語,楊嗣昌這個禮部左侍郎完全是踩著他人的屍體爬上來的。
可他們不知道,楊嗣昌沒有選擇,他父親楊鶴入獄,如果沒有人能夠站起來,那麼楊家比如沒落。
而且現在想保住他父親楊鶴的命,只有死死的站在朱由檢這邊。
楊嗣昌賭對了,楊鶴雖然沒有被放出來,可在獄中生活改善很多,而且已經准許楊鶴家人探監。
其實朱由檢也想過只殺那些有命案的,但是鹽改的阻力太大了,很多地方遞上萬言書,洋洋灑灑的朱由檢的鹽改有違祖制。
甚至還在與陝北叛軍拼命的藩王也紛紛上奏,想讓朱由檢放棄鹽改,可見其中的利益牽扯有多大。
沒辦法,朱由檢可沒有心情慢慢去感化這些貪得無厭的人。
既然不聽話,那就殺,朱由檢倒要看看,還有人敢不敢站出來反對鹽改。
至於楊嗣昌,能力的確不錯,手段也有,不是那種思想僵化的腐儒,朱由檢準備好好培養。
既然楊嗣昌選擇了站在朱由檢身邊,那就得有做孤臣的心裡準備。
楊嗣昌可不是孤家寡人,楊家也不是寒門,楊家三代都出朝廷重臣,門生故吏眾多,楊嗣昌沒被孤立的話,朱由檢也不敢太過倚重楊嗣昌。
現在的氏族門閥不成氣候,但朋黨卻是皇權最大的敵人。
朱由檢不斷分解原來六部的職能,除了想讓政權體系更加完善外,還有就是儘量降低某些個人的權利。
至於李國先,朱由檢看重他的就一點,下手夠狠,沒有那種腐儒滿口的仁義道德,沒有滿口的以德服人,沒有滿口的體恤友邦。
國與國之間,永遠都應該利益至上,而不是自己都快餓死了,還要裝天朝上國砸鍋賣鐵的去幫助那些白眼狼。
外務部獨立衙門還沒建好,只能暫時借用禮部的一個偏庭做衙門。
作為新貴,李國先可謂是滿臉風光,短短一年,他就從一個小小的禮部侍中爬到了執掌一部的大佬。
而且不是一般的大佬,不但獨領一部,還入了內閣,成為大明權利核心中的一員。
更主要的是,李國先是皇帝朱由檢面前的紅人,可以說,只要李國先認真領悟朱由檢的意思,讓朱由檢滿意,那麼他這個尚書就穩穩當當的。
“諸位,”李國先看著外務部的高層官員,一臉嚴肅的道:“外務部剛成立,可謂是百廢待興,這段時間就要有勞諸位多費心,莫要褻慢,有負皇恩。”
喜歡大明帝國之崇禎大帝請大家收藏:()大明帝國之崇禎大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