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鶴之子,,,,,,”
聽了李邦華的提名,施邦曜眉頭緊皺,楊鶴之子,楊嗣昌。
“此人波有能力,楊鶴之罪都沒受到牽連,甚至皇帝有保全此人之意,可見此人確有才幹。”
李邦華繼續推存楊嗣昌,要啟用楊嗣昌,必須得到施邦曜的支援。
“可楊嗣昌如今外調閒置,且非你我衙門之人,,,,,,”
楊嗣昌的確是個人才,這點施邦曜還是認可的,而且也算是官宦世家之人,扶持一把也不是不可以。
“那有何難,”李邦華微微一笑道:“監察院正缺一侍郎之職,我等上奏皇上,將其調入監察院,而後由其主辦此案,,,,,,”
“試試吧,”
施邦曜聽了自己這個老搭檔的極力推崇,最終還是決定給李邦華一個面子。
他們二人關係一直不錯,畢竟都是督查院出身,沒什麼衝突。
不過現在不同了,監察院和檢察院看似沒多大區別,但卻有相互監督之權,將來兩個衙門恐怕沒那麼好相處。
“楊嗣昌?”
看完施邦曜和李邦華的奏摺後,朱由檢也是一愣,沒想到施邦曜和李邦華竟然要拉楊嗣昌一把。
按照官場潛規則,楊鶴沒死之前,兒子楊嗣昌很難在官場有所作為,甚至會被牽連。
朱由檢有意儲存楊嗣昌,索信將其外調一段時間。
沒想到施邦曜和李邦華竟然要此人出山。
“李邦華和楊鶴關係莫逆,原來如此,,,,,,”
很快,朱由檢便想明白其中的緣由,李家和楊家算是世交,在這種情況下拉楊家一把也說得過去。
朱由檢也有培養楊嗣昌的意思,江浙案倒是可以試探下楊嗣昌的手段,若是辦得漂亮,朱由檢也好順勢重用此人。
若是縮手縮腳,不能讓朱由檢滿意,那就再沉澱一段時間。
至於楊鶴,殺不殺朱由檢還沒定,畢竟為楊鶴說情的人不少,最主要的是,朱由檢不想楊嗣昌心中有怨氣。
“多謝叔父!”
楊嗣昌很快接到聖旨回京,上任之後便來拜謝李邦華。
“你我皆是同僚,不必如此。”
李邦華淡聲道:“此去江浙,當小心行事,多帶護衛,,,,,,”
“還有,”李邦華看著楊嗣昌沉聲道:“江浙之事,皇帝非常在意,多有錦衣衛一旁窺視,怎麼做,你心中當有計較。”
“屬下明白。”
楊嗣昌也微微有點後悔,不該這麼冒失的來李邦華府上。
雖然下屬走訪上司是尋常之事,但他身份特殊。
“去吧,”李邦華淡然吩咐道:“江浙之事,如何處理,你當細細思量,,,,,,”
很快,楊嗣昌便以巡查各省監察使司衙門的名義帶隊出京。
作為新任監察院右侍郎,楊嗣昌奉命巡查監察院各地衙門也算正常,倒也沒引起什麼風浪。
畢竟皇帝大舉改革,京師衙門幾乎每月都會派官員出京巡查各地。
只不過楊嗣昌的身份畢竟特殊,身居高位的楊鶴還在牢中吃牢飯,說不定哪天皇帝心情不好,就被拉到菜市場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