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宗道微微行禮,不急不緩的道:“皇上,如今朝堂之內人才濟濟,能擔任吏部尚書者不少,至於何人最為合適,還請皇上欽點。”
“你等,可有合適人選?”
對於來宗道的態度,朱由檢還是比較滿意的,知進退。
聽了皇帝的問好,其他十二人沒人開口,來宗道都說了要皇帝欽點,他們再開口推存,這不是找不痛快嗎。
再說看看在座的各位,那個是他人推存上來的,不都是皇帝一言而定的。
吏部尚書必定入內閣,可不是普通的小官小吏,這不是他們能夠插手的。
“既然如此,”等了一會兒沒人開口,朱由檢也不客氣,當即道:“那就禮部左侍郎黃道周吧。”
“傳旨,禮部左侍郎黃道周頗有才幹,提為吏部尚書,入內閣,,,,,,”
聽了朱由檢欽點的人,不少人心思微動,特別是周延儒,臉帶笑容。
黃道周可是他好友,在朝中和他走得最近的人,雖然周延儒沒能當上內閣首輔,卻能夠影響道吏部。
要知道吏部可是負責考核官員,負責官員的升降調動,權利極大。
來宗道臉色毫無變化,對於吏部尚書人選,來宗道似乎一點都不意外。
“散了吧,”
這個會開得有點長,定下來的東西也很多。
大明朝堂將迎來一次大洗牌,不知多少人會從中得利,又有多少人會因此丟掉烏紗帽。
“各位,請到我那裡一聚,,,,,,”
出了御書房,來宗道叫住所有人,將他們帶到自己的辦公之地。
來宗道如今是內閣首輔,同時不再是吏部尚書,所以辦公之地有了很大變化。
“來大人請,,,,,,”
“來大人,”魏國公徐宏基停住腳步道:“老夫身體不適,就不去嘮叨了,告辭,,,,,,”
“來大人,”英國公張維賢也停足道:“老夫還有軍務在身,不敢耽擱,告辭,,,,,,”
對於不給自己面子的徐宏基和張維賢,來宗道一點都不生氣,反而和和氣氣的送二人離開。
魏國公和英國公離去也是情理之中,畢竟他們要商議的事情和軍務無關,而且軍務也不能拿到這裡來商議,皇帝不喜歡他們私下裡摻雜軍中之事。
而且魏國公和英國公身份地位並不比他這個內閣首輔低,他們二人畢竟是國公爺,雖然入了內閣,但沒人敢將他們當成普通內閣大臣看待。
“皇上的意思你們都清楚,”都入座後,來宗道沉聲道:“各省、府、州、縣,儘快將檢察使司衙門、監察使司衙門、法令使司衙門建立起來,,,,,,”
“內閣直接下文,各部衙門一同用印,誰敢從中作梗者,嚴懲不貸,,,,,,”
“各衙門所缺官員,其他衙門伸把手,該放人的放人,至於之後的空缺,我會上奏皇上,再開試科,,,,,,,”
“兩月時間,”來宗道沉聲道:“兩個月內,大明一京十三府,皇上欽定的所有衙門必須匹配齊全,相應官員必須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