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
“轟!”
“轟!”
“轟!”
“開炮!”
“嘭!”
“嘭!”
“嘭!”
“,,,,,,”
京師之北的秦藏山,三百門新式火炮第一次進行炮火覆蓋實彈訓練。
自從勇衛營全部換裝後,這是第一次全員大規模演練。
硝煙瀰漫,炮火轟鳴,整個秦藏山地動山搖。
秦藏山以前叢林密佈,一片生機勃勃。
可如今,整個山頭的草木都被密集的炮火吞噬一空。
“這炮彈,,,,,,”
看著不斷的轟鳴聲,觀戰的眾人被震撼的場景所吸引。
“這是火器局,火器研發使司最新研發出來的炮彈,”朱由檢身旁的孫元化自得的道:“有了這種新式炮彈,火炮無需再填裝火藥,,,,,,”
朱由檢看著密集的炮火,臉帶微笑,當初他只不過是提出後世那種炮彈的思路,讓火器局向那個方向研究。
本來朱由檢以為,這種先進的炮彈,沒個數年,甚至十來年的研究,是不會出結果的。
沒想到孫元化等人如此厲害,一點就通,幾個月時間就有突破。
說來也巧,按照朱由檢提供的思路,孫元化等人找了不少能工巧匠,透過精密的設計和研究,竟然研發出不需要雷管的開花彈。
也就是引信炮彈,可以說這個世界不該這麼早出現的炮彈。
雷管炮彈如今大明的技術還無法研發出來,孫元化等人心思巧妙。
引信是一根管子,底部有一個鉛丸用蠟粘住固定,引信前方則是一個很小的陶瓶,裡面是燒紅的木炭,瓶外都是火藥。
當炮彈發射的時候,因為慣性力把鉛丸壓在管子底部,丸子不會動作,一旦炮彈著地,慣性使然,鉛丸就會高速往前衝,撞爛陶罐,火藥跟燒紅的木炭碰撞在一起,立刻就炸了開來。
雷管那玩意大明如今根本造不出來,可瓷瓶加木炭還能難倒大明不成?
不過這種炮彈缺點很多,最大的問題就是穩定性。
就是說,這種炮彈容易受到碰撞而爆炸,,,,,,
火器局對這種炮彈試驗的時候,死了十多人,讓朱由檢大為光火。
不過成品卻讓朱由檢興奮了一整夜。
隨後朱由檢又提出幾個炮彈的改進建議,對炮彈的穩定性進行了加固,火器局又經過上百次試驗之後,才有瞭如今的成品炮彈。
“孫大人,不知這種炮彈產量幾何?”府軍前衛指揮使徐錫胤滿臉激動的詢問起炮彈的情況。
“這,,,,,,”孫元化尷尬的道:“這種新式炮彈做工複雜,需要大量熟練工匠,而且費時費力,,,,,,”
眾人明白孫元化的意思,就是產量不高。
“加大投入,”朱由檢開口道:“另設一個專門製造炮彈的分工坊,儘快建立成熟的生產線,不斷改進,,,,,,”
效率不夠,數量來湊,如今的大明,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勞動力還是很多的。
隨著局勢的發展,火器必然取代普通刀劍,大炮也將成為最強攻城利器。
大明上百萬大軍,以後只會多,不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