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大勝,建奴八旗受到重創,皇太極被迫撤軍,短時間內,建奴不會騷擾大明,,,,,,,”
戰爭是政治的工具,作為皇帝的朱由檢更要有這樣的認識才行。
這不,邊軍剛取得大勝,朱由檢立刻安排人讓將這個訊息傳遍大明。
同時迫不及待的召開朝會,向文武百官宣佈這個好訊息。
“天佑大明,大明萬勝!”
“皇上,”吏部尚書來宗道率先開口道:“如此大勝,乃大明之福,請皇上犒賞三軍,,,,,,”
“皇上,”禮部尚書周延儒也急忙道:“建奴大敗,大明可攜勝之勢,大軍齊出,收復失地,以現天威!”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皇上,”兵部尚書孫承宗微微皺眉道:“此戰大明雖勝,但兵馬疲憊,當做適當休整,再言出兵之事,,,,,,”
孫承宗沒有被表現的勝利衝昏頭腦,作為兵部尚書,知道的東西比其他大臣多很多。
遼東雖然大勝,可這次是皇太極輕敵所制,而且建奴八旗的實力猶在,大明兵馬戰力如何,孫承宗最是清楚,且會同意這個時候去找死。
“皇上,”工部尚書王之臣也開口道:“臣也不贊同此時出兵攻建奴,,,,,,,”
王之臣可是剛從邊關調回來不久,且會不知道前線的那些彎彎拐拐。
王之臣心中甚至懷疑這次戰報的真實性。
建奴大敗?重創八旗?
要是建奴真的這麼容易擊敗,大明就不會鬧得如此人心惶惶。
自從薩爾許之戰後,大明就沒所謂大勝過,更別說這次甚至傳出殺敵上萬的戰績。
而且就算建奴這次真的有所損失,但也不會像表面上那樣能雖然欺負的。
收復遼東?這些人想的太理所當然了,現在最好的選擇就是穩紮穩打,趁此良機,加強邊軍實力。
“皇上,臣以為,此時當是出兵良機,,,,,,,,”
那怕孫承宗和王之臣反對,但二人語氣並不嚴厲。
常年習慣文官掌控天下局勢的文官集團當然不想放棄這次出頭的機會。
很快,無數支援出兵的聲音就將王之臣和孫承宗帶頭反對的聲音淹沒。
孫承宗和王之臣有心反對,可面對滿朝文武,二人也開始選擇沉默,這讓朱由檢非常失望。
“兵部,”朱由檢開口道:“儘快將具體戰報呈上來,將此戰中有功之人報上來,朕要重賞!”
“臣遵旨!”
孫承宗急忙接旨,大戰之後,只要不是大敗,大賞三軍不必可少,這是收買人心,提升士氣,激勵全軍的最有效手段。
“戶部,”朱由檢滿臉笑容的看向範景文道:“立刻派出人手,帶著酒肉,犒賞三軍將士!”
“臣遵旨,,,,,,”範景文不敢遲疑,當場接下這個看似甜美的任務。
可範景文心中叫苦,戶部現在窮得叮噹響,太倉內如今連老鼠都活不下去了,哪來酒肉。
但在這個時候,範景文可不想影響朱由檢的心情,決定等朝會之後,讓皇帝從內庫撥款,反正這也不是第一次了,皇帝應該有心理準備的。
朱由檢三言兩語將叫囂著要出兵遼東,消滅建奴,收復失地的聲音壓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