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在田,”洪承疇指著地圖,下令道:“你領五千兵馬守甘肅鎮,”
“吳厚才,你領五千兵馬守寧夏鎮,,,,,,”
“左良玉,你領五千兵馬守固原鎮,,,,,,”
“記住,”洪承疇看著自己的三個同窗,沉聲道:“無論如何,都不能讓這三鎮有失,若有強敵來犯,速速來報。”
“遵命!”
洪承疇如今是寧夏鎮、固原鎮、甘肅鎮三邊副總兵,統領三邊防務。
而三邊總督楊鶴已經率領大軍,開始平亂之戰。
如今三邊重鎮可謂是兵馬空虛,防禦薄弱。
好在三邊之外的異族不團結,相互征伐,亂成一團,否則趁機攻三邊,就憑洪承疇手中的這點兵馬,很難守住。
三邊重鎮,守護大明西北,掌控河西走廊重任,常年屯集十萬大軍。
可陝北叛亂,朝廷抽調三邊大軍平亂,使得三邊防禦薄弱。
洪承疇的壓力很大,好在這次回來,皇帝給了他三個得力干將。
吳厚才、龍在田、左良玉三人原本就是邊關將領,在經過皇帝的親自培養之後,已經足以坐鎮一方。
而且這三人絕對忠於皇帝,洪承疇用起來放心。
“希望一切順利,”
佈置好三邊防務後,洪承疇開始為楊鶴擔憂起來,他來的時候,就收到訊息,陝北亂民數量暴增,已經有失控的趨向,這次平亂,恐怕沒這麼容易。
“派人嚴密監視亂賊動向,若有軍情,速速來報!”
洪承疇也想跟隨楊鶴平亂,他在大明軍事學府學了不少東西,對平亂所有心得。
可三邊防務絕對不能有失,三邊對大明多重要,洪承疇非常清楚,否則朱由檢也不會將他們幾人安排到這裡。
在洪承疇看來,比起陝北叛亂,皇帝更看重三邊的防務。
而此時,率領十萬邊軍平亂的楊鶴,正在親手書寫招撫書信,讓人一一送到那些叛軍頭目手中。
楊鶴的想法很簡單,對於頭目,賜予官位,賜予錢財,只要肯接受朝廷招撫,一切好說。
對於百姓,楊鶴則向朝廷求糧賑災,用最溫和的辦法平息叛亂。
身在京師的朱由檢再次接到楊鶴的奏摺,無奈的搖搖頭。
楊鶴是個人才,可惜不是個帥才,讓楊鶴摔兵平亂不是個好選擇。
可大明如今能調動的兵馬也就三邊駐軍,而且還是冒著很大風險。
對待這種叛亂,最好的辦法就是快刀斬亂麻,用雷霆手段迅速平息,而非動用所謂的溫和手段招撫。
楊鶴太小看人性的貪婪,太小看那些叛賊頭目的野心。
既然敢帶頭作亂,那就絕非善善之輩。
朝廷招撫,讓這些叛賊以為朝廷拿他們沒辦法,以為可以和朝廷講條件,稍有不滿,就再次造反,根本無道理可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