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後凡大明各地所制之鹽,分上中下三等,下等鹽每斤十文買與鹽商,鹽稅十抽一,所產之鹽,需有商部文書為證,交易須有商部文書,戶部賦稅文書,,,,,,,”
“天下之人,無需鹽引,皆可從灶戶手中購買食鹽,販賣天下,但鹽價不得高於糧價,膽敢囤積貨物,抬高物價者,錢財貨物收繳,奸商入獄,,,,,,,”
“商戶販賣之鹽,視為普通貨物同等,稅十抽一,,,,,,,”
“皇上聖明!”
聽完朱由檢的安排,畢自嚴和範景文大喜,如此一來,大明的賦稅收入將達到一個新高,一個難以想象的高度。
十抽一多嗎,多,要知道大明商稅非常低,二十抽一都很少,有的甚至四十抽一。
可十抽一會壓死人嗎,不會,大明的鹽有世代灶戶生產,產量極高,他們所產的鹽沒有販賣權,必須統一交給官府管理。
而鹽稅則拿著鹽引去買鹽,和之間生產鹽的灶戶沒什麼關係,灶戶只能之鹽,不能從事其他事情,而灶戶得到的確非常少,甚至無法養活自己。
因為灶戶有定額,必須制之麼多鹽,否則就有牢獄之災,但官府回報灶戶的,很少很少,別說十文一斤,有的恐怕一文錢都沒有,只有些粗糧。
現在,朱由檢讓灶戶自己賣鹽給鹽商,十文一斤,除去一文的賦稅,還有九文是灶戶自己的。
這個價格,只要肯努力,絕對能過上好日子,要知道大明如今的糧食也就一兩多銀子一石,而一兩銀子是一千文銅錢,一石大概九十多斤的樣子,一石鹽大概有八百文銅錢收入。
也就是說,灶戶只要生產兩石鹽,隨便都能換取一石糧食,別說養活自己,養活一家子人足夠,勤快點還能有存款。
至於商戶,利潤翻倍都有可能,主要還要看地方糧價,但無論如何,絕對有得賺,只是不會有以前那麼多罷了。
不過按照朱由檢之法,得利的是那些灶戶和朝廷賦稅,遭殃的則是那些大鹽商和參與此事的官府衙門。
這些大鹽商和地方官員影響是大,可那又如何,朱由檢已經完全掌控天下兵權,基數最大的灶戶也將得到巨大利益,對朱由檢感恩愛戴。
朱由檢倒是希望有些人跳出來,內庫的又空了,抄家專家方正化最近也閒得慌。
“皇上,若如此行事,灶戶沒了限制,富有之時,農夫皆去產鹽,頹廢之時,灶戶皆不產鹽,如何保證大明鹽量需求?”
範景文立刻之處其中的缺陷,灶戶不再世代相傳,產不產鹽他們自己說了算,對朝廷非常不利。
“無需擔憂,九文一斤,很少會有人拒絕,,,,,,”
如此高的收入,比耕種高多了,那些灶戶有了盼頭,且會放棄世代的手藝去種地?
喜歡大明帝國之崇禎大帝請大家收藏:()大明帝國之崇禎大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