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欲廢除鹽引,,,,,”朱由檢此話剛出,所有人都看向朱由檢。
鹽引是什麼,且是說廢除就廢除的。
“皇上,鹽引乃收取鹽稅,穩定鹽價之策,自大明立國以來,皆實行鹽引制,,,,,,”剛入內閣的商部尚書畢自嚴立刻開口反對。
按照朱由檢的規定,鹽商將歸入商部管轄,此事畢自嚴必須站出來。
“收取鹽稅,穩定鹽價?”朱由檢聽了畢自嚴的話,冷冷一笑道:“範景文,你說說,大明鹽稅收入幾何?”
範景文不久前才被朱由檢分權,這段時間低調了很多,不敢亂冒頭,可現在朱由檢點名,他只能硬著頭皮出列道:“去歲,大明鹽稅入戶部者,有二百三十八萬兩三錢,,,,,,,”
“市價幾何?”朱由檢繼續追問。
範景文急忙回道:“啟稟皇上,地域不同,鹽價亦有差異,其中又分精鹽和粗鹽,京師精鹽鹽價一兩二前一石,粗鹽,,,,,,,”
範景文雖然有點偷奸耍滑,但不得不說他這個戶部尚書做得很到位,這些事情竟然都記得清清楚楚。
“大明每年產鹽幾何?”
朱由檢的問題讓範景文微微一顫,但不敢隱瞞,“大明各地持有鹽引的商人按地區分為10個綱,每綱鹽引為20萬引,每引折鹽300斤,,,,,,”
“稅率幾何?”朱由檢又沉聲繼續追問。
範景文擦了擦額頭的細汗,小聲的回答道:“每引得銀6兩6錢4分,,,,,,”
“哼!”
朱由檢冷哼一聲,“如此算來,大明每年鹽稅至少應得一千三百多萬兩,你等說說,這些錢,都到那裡去了?”
沒人說話,大明的鹽稅就是個天大的黑洞,插手其中的達官貴人無數,甚至這裡就有不少人參與一手,從中得到無數好處。
這些人不需要親自去做那些販賣之事,但每年都會有人給他們送來孝敬。
現在東窗事發,如果是天啟皇帝還好辦,他們你說一句我說一句,就可以敷衍了事。
但現在面對的是崇禎皇帝,這個殺伐果斷,冷血無情之人。
最主要的是,他們沒辦法瞞過此事,因為如今的東廠和錦衣衛都落到了兩個大太監手中,,,,,,
“從今以後,”朱由檢且會不知道這些人在想什麼,冷聲道:“凡朝廷命官,膽敢參與商販之事者,就地免職,你等不是視商販為低賤之流嗎,朕就給你們和低賤之流劃分界限的機會,,,,,,”
“傳旨,凡大明在冊官員,從今以後不得參與商販之事,不得與商販串通一氣,上下勾結,若有違者,嚴懲不貸!”
“當然,朕非無情之人,”朱由檢冷笑道:“官者不與家論,官者親朋可參與商販,但官員不可從中得去好處,,,,,,,”
大明最有錢的是那些官宦世家,不少人都參與商販,而且朱由檢不讓官員參與販賣,不過是為了保證大部分商人的利益。
喜歡大明帝國之崇禎大帝請大家收藏:()大明帝國之崇禎大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