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重點,雖然眾人心中已經有了答案,但這些事不能靠猜測,必須得到可靠的訊息才行。
而此時,七部尚書和侍郎滿良震驚,不敢相信他們敢聽到的訊息。
“皇上,”孫承宗急聲道:“陝西暴亂,賊寇四起,此事不可拖延,否則後顧不堪設想,臣請皇上速速調兵平亂。”
“何處調兵?”朱由檢已經沒有剛才那股衝動和怒氣,但心中還是免不了煩躁,雖然陝西大亂早在他預料之中,可事態發展遠遠超出他的想象。
朱由檢怎麼也想不明白,為什麼陝西會突然間爆發全面暴亂,使得整個陝西幾乎瞬間淪陷。
“皇上,如今唯有調動九邊兵馬,方可迅速平淡叛亂。”
兵部左侍郎王象乾對大明軍隊的情況還是很瞭解的,大明看似有數百萬兵馬,可除了九邊兵馬,其他的衛所兵馬根本沒什麼戰鬥力。
“皇上,”兵部右侍郎陳新甲也急忙開口道,“寧夏鎮、固原鎮、甘肅鎮兵馬可堪一用,何不傳令三邊總督楊鶴摔兵平亂。”
“臣附議,”吏部尚書來宗道急忙道:“楊總都善用兵,寧夏鎮、固原鎮、甘肅鎮又在陝西附近,由楊總都三鎮兵馬平亂乃最佳之法。”
“臣以為,”戶部左侍郎倪元璐微微皺眉道:“還需調動保寧府、順慶府、漢中府兵馬北上,以防判兵逃竄蜀地,,,,,,”
“延安府、西安府兵馬亦可調往陝北,以形成包圍之勢,配合楊總都快速剿滅叛亂。”農部左侍郎王家彥也提出建議。
“皇上,”孫承宗突然皺眉道:“臣以為,陝西叛亂還為成氣候,不必大費周章,四處調兵,錯失戰機。”
“孫尚書以為當如何?”朱由檢也認同孫承宗的看法,現在的大明是個什麼情況,朱由檢也勉強知道,這些大臣提出的四處調兵包圍之策,根本就是紙上談兵。
孫承宗微微沉思後道:“三邊總督楊鶴謀略過人,可讓其摔精銳之師殺入陝西,誅殺賊首,而後朝廷在派官員帶糧食救災,可平此亂。”
“孫大人,”周延儒微微皺眉道:“急報上說,叛亂者無數,各地蜂擁而動,根本沒有主導之人,光憑楊總都一兵,如何尋得敵首?”
“皇上,臣以為,,,,,,,,”
二十多人,就這樣你來我往的提意見,一人提出一個辦法,另外數人立刻出聲發對,這也不行,那也不可。
朱由檢的臉色越來越難看,軍機大事,竟然被這群人用來耍嘴皮子,展現自己的才學和見識。
到目前為止,唯有孫承宗和王象乾提出一些可行的辦法,不過被其他人反駁得自己都有點不自信起來。
朱由檢都為他們著急,這樣的朝廷,這樣的辦事效率,大明不亡都難。
“好了,”這些人根本無法拿出一個統一可行的辦法來,這個說調這裡的兵,那個說調那裡的兵,讓他們商議,完全就是浪費時間,難怪歷史上的那些所謂的聖君明君都喜歡攝壓群臣,朝綱獨斷。
“傳旨,”朱由檢也難得和他們商議,直接下旨道:“令楊鶴為討逆總兵官,抽調寧夏鎮、固原鎮、甘肅鎮三地兵馬,平息陝北之亂。”
“傳旨,保寧府、順慶府、漢中府、延安府、西安府調兵封鎖陝西周邊,以防叛賊逃竄他地!”
“戶部、兵部、工部必須保證平叛兵馬一切所需!”
“刑部傳令各地提邢使司,膽敢妖言惑眾,引擎恐慌這,一律拿下查辦!”
“各地官府必須保證市價穩定,膽敢囤積糧食,高價售賣者,嚴懲不貸!”
“農部與各地農政使司引導百姓春耕,同時做好土地清測,敢從中阻攔者,一律交由提邢使司查辦!”
“吏部主導恩科,儘快選拔可用官員,,,,,,,,,,,”
喜歡大明帝國之崇禎大帝請大家收藏:()大明帝國之崇禎大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