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儒等人提出開恩科,就是正規的科舉考試。
那怕是來宗道位高權重,也不敢出聲反對,這可不是開玩笑的,關乎天下士子的事情,一個弄不好,必定讓來宗道眾叛親離。
朱由檢提出的試科主要面對那些閒置的官員,或者一些小官,給這些官員一個提拔的機會,沒有功名計程車子並不能參與其中。
但科舉就不同了,大明有多少士子,數不清,數百萬隨隨便便拿得出來,而且其中絲藕相連,來宗道本身也是士子的一員,根本得罪不起。
周延儒等人提出科舉選官,根本無法反駁,這讓來宗道討好朱由檢的謀劃落空。
不過來宗道也暗自欣喜,反正自己的善意已經表達出來,反對的是周延儒,和他無關,至於怎麼選擇,完全看皇帝自己的了。
“下月開恩科,吏部主持,戶部、吏部、刑部配合,督查院監察,選拔基層官員,儘快到任~~~~~”
科舉依然是大勢,這點不可否認,那怕朱由檢再不願,也不能阻止,要知道天下士子無數,寒窗苦讀十年,為的就是一朝高中,光宗耀祖。
若是朱由檢突然廢除科舉,無論是朝堂還是天下,必定大亂,這不是強權能夠壓制的。
科舉選官之事,還需緩緩圖之,此事不急,朱由檢有的是時間和耐心和他們慢慢玩。
而且科舉也非一無是處,經過數百年的考驗,科舉制度越來越完善,而且明朝更是出了個王守仁,推出王學,使得儒生開始並非一味的死讀書。
比如如今朝堂大臣,有幾個是腐儒酸儒的?這些人不但頭腦靈活,而且也學有實物,身懷治國之道。
可惜他們被利益遮蔽雙眼,眼光不足。
“皇上,”
商議完科舉選官之事後,還沒等眾人鬆一口氣,兵部尚書孫承宗突然站出來奏事,立刻將所有人目光都吸引過來。
“遼西來報,開春之後,建奴人散兵遊勇開始活動,袁崇煥擔憂建奴大舉來犯,請求朝廷儘快運送糧草,增添兵甲~~~~~~”
“總督楊鶴急報,陝北、陝西一帶大寒,受災百姓無數,各地百姓多有動盪,請朝廷速速救災,遲之,恐生異變~~~~~~”
“東江鎮總督毛文龍急報,多有海船北上,與建奴交往甚密,江東鎮戰船有限,無法封鎖沿海,請朝廷調派水師北上~~~~~~”
“雲南孟定府急報,車裡司一帶吐司異動頻繁,多於地方衙門發生衝突,恐有大變,請朝廷早做準備~~~~~~”
孫承宗一條條奏事,讓整個朝廷一片吸涼氣之聲。
本來應該熱火朝天的爭奪內閣首輔,現在全都偃旗息鼓,一提到用兵,賑災,這些朝廷重臣,這些大明的頂樑柱皆避如蛇蠍。
“你等,可有良策?”朱由檢見這些真正的國家大事,真正關係大明存亡的大事,竟然無人開口,無人籌謀劃策,突然感到一陣失望,這可是他花費心思,精心挑選出來的治國重臣啊。
“皇上,”戶部尚書範景文嘆了口氣道:“如今國庫空虛,唯有等秋收之後,方可有錢糧救濟陝西等地之災~~~~~~”
範景文的話,差點讓朱由檢跳起來罵娘,現在剛剛開春,要等到大半年之後,才有糧食救災,難怪歷史陝西一帶叛亂髮展如此迅速,這樣的大明,不亡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