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有用嗎,在大海之上,翻個船,來個什麼風浪的,還不是輕輕鬆鬆的事情,要是鄭一官真有謀反之意,派多少監軍都沒用,要是沒有謀逆之心,派監軍反而讓鄭一官畏首畏尾,壞了朱由檢大事。
“你手中的船隊都在天津衛那邊吧,”朱由檢微微沉思後對鄭一官道:“朕會令兵部派人去將他們登記造冊,你統籌全域性,剔除老弱病殘,戰船也重新整理一下,將那些小船,舊船分出來,剩下的再分為主力戰船,快船,運輸船,具體怎麼分,你自己看著辦~~~”
很快,鄭一官領旨離開,朱由檢給了鄭一官一個正四品參將職位,給了他四萬人的名額,這些可都是兵部登記造冊,到時候要發放軍餉的。
一個參將,領兵四萬,手握上千戰船,坐鎮一方海域,絕對是位高權重,實實在在的老大級人物。
更主要的是,朱由檢將鄭一官的兵馬劃分為兵部直屬,不受地方官員和各方將領管轄。
其實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朱由檢這是要將鄭一官這支兵馬抓在手中,兵部直統也只是個幌子,因為朱由檢加了一條,沒有聖旨,任何人都無權調動和指揮鄭一官部。
“這是支水師上直軍,禁軍~~~”
雖然鄭一官部也屬於大明水師,可各地的水師根本無法和鄭一官相提並論,鄭一官的實力太強了,而且身後還有皇帝老爺這座大靠山。
朱由檢看著面前遼闊的海圖,心中暗歎一口氣,大明海軍,什麼時候才能縱橫四海。
鄭一官雖然厲害,手中的兵馬也不錯,可也就在這片海域罷了,和西方那些海上強盜比起來,差遠了。
朱由檢不是沒想過建立海軍學院,甚至想過將大明軍事學府的哪些人丟幾個到鄭一官的艦隊中去。
可朱由檢很快就自己否決了,海軍學院?誰來教,誰來當院長,鄭一官?給他培養嫡系?朱由檢又不是白痴。
至於自己當這個院長,想想還是算了吧,他對海戰十巧通九竅,一竅不通,就別去誤人子弟了,百年海軍,可不是說說而已,沒有足夠的經驗,沒有長期的積累,根本不能談海軍~~~
“傳旨,”朱由檢很快傳出一道旨意:“令天津衛、威海衛、靈山衛、安東衛,還有登州府、淮安府、松江府、寧波府等地水師將領速速進京!!!”
朱由檢開始為全面解除海禁做準備,南邊安排的鄭一官,東邊和北邊也要開始佈局了。
堂堂大明海域,可不能靠一個鄭一官充當門面,也不能讓鄭一官一家獨大,這是大忌。
朱由檢之所以將鄭一官扔到南邊,而不是鄭一官熟悉的的北邊。
一來是怕鄭一官和日本來往過密,破壞了朱由檢今後的安排,也是怕鄭一官尾大不掉,直接危險到京師安全。
二來嘛,南邊海域實在是太複雜,敵人也太強,沒得能力,還真應付不過來。
鄭一官坐鎮南邊,是最好的人選。
喜歡大明帝國之崇禎大帝請大家收藏:()大明帝國之崇禎大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