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軍中捷報也許作假的話,那麼有錦衣衛的密報就是最好的驗證。
沒人敢說領兵將領和錦衣衛的人相互串通,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知道錦衣衛可是皇帝親兵,不可能做出這等大忌之事。
“康承爵守城有功,乃忠勇之將,封龍州伯,待其傷好之後,即刻進京~~~~”
“傳旨,廣西叛逆者已授首,其餘百姓皆是因為受到賊子迷惑,即刻歸家,好生耕作,朕既往不咎~~~~”
“皇上聖明~!”
聽了朱由檢最後一道聖旨,施邦曜、李邦華等數位大臣急忙跪地叩謝。
其餘人也反應過來,對這位皇帝再次高看幾分。
歷朝歷代,對於叛逆,都是一個字,殺,絕無赦免的可能。
可朱由檢竟然對那些跟著造反的賊子既往不咎,這是何等的自信和胸襟。
這完全和昨夜那個冷酷無情,殺伐果斷的惡魔相違背,真是一個讓人費解的皇帝。
“皇上,”一陣恭賀之後,兵部尚書孫承宗突然開口道:“忠衛營神勇無敵,難難得之虎賁,臣請皇上,調忠衛營北上,驅除韃虜,收復北方!”
“臣附議!”
長期坐鎮邊關的工部尚書王之臣眼睛一亮,急忙附議。
忠衛營有如此戰力,調到北邊,絕對是對建奴人的一大殺器。
“皇上,”此時,禮部尚書周延儒開口反對道:“南邊新定,人心不穩,忠衛營戰力無雙,威名赫赫,乃震攝宵小之軍,且可輕動。”
周延儒此時非常善解人意的提出反對意見,一副憂心南方安穩的架勢。
其實周延儒深知忠衛營,乃皇帝朱由檢的嫡系兵馬,是用來鎮守南方用的,怎麼可能隨便調走,一旦忠衛營調到北方,南直屬又撤銷了,何人能夠鎮壓南方。
要知道南方可是大明的糧倉,也是大明最富有之地,乃大明的命脈。
不是周延儒有多崇高,眼光有多遠,而是周延儒看準了朱由檢不願忠衛營往北調。
不得不說周延儒非常善於揣摩帝心,也善於權利紛爭,一樣便看準朱由檢的心思。
朱由檢滿意的看了眼周延儒,同時也鬆了口氣,不用自己找藉口將忠衛營留在南方。
“可北方建奴野心勃勃,不得不防,,,,,,”經過周延儒這麼一說,孫承宗也反應過來,南方的確需要忠衛營這樣的強軍鎮壓,南方亂不得。
“好了,”朱由檢趁機開口道:“今日不談國事,宴會繼續~~~~~”
大明的藩王還在這裡呢,朱由檢可沒心情和這幫沒眼色的大臣談論國事,更不想在藩王面前談論用兵之事。
至於忠衛營,朱由檢是不會調往北方的,至少現在不會動忠衛營,南方這個大明的糧倉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喜歡大明帝國之崇禎大帝請大家收藏:()大明帝國之崇禎大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