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問他們一句只不過是客氣話,他們這幾個老狐狸可不敢當真。
“朕亦不知何人可用。。。。。。”
朱由檢滿臉的為難之色,他真的不知道那些可用,邊關倒是有不少良將,可朱由檢不可能將他們調回來擔任上直軍將領,畢竟邊關同樣重要。
下面的五人將朱由檢一臉為難之色,可沒人當真,朱由檢要是沒有合適的人選,怎麼可能貿然接受這麼多武勳同時辭官,更是大賞南直屬來的武勳,誰都看得出來,朱由檢非常滿意南直屬那些武勳的選擇。
果然,朱由檢如同靈光一閃般,滿臉喜色的道:“既然無人可用,那邊開武科,憑本事選將!”
“武科!!”
大明有武科舉,但和文科舉比起來,相差十萬八千里,因為武官的地位實在是太低了。
今日朱由檢重提武科,是想從民間選拔武官。
“皇上,此法雖好,但用於上直軍中,恐有不妥。。。。。。”
張維賢的確是為了朱由檢考慮,上直軍可是皇帝親軍,進出宮禁之地,時常伴駕,可不是開玩笑的,上直軍將領之所以一直都是武勳擔任,就是因為忠誠問題。
“朕說的此武科,非彼武科,”朱由檢微笑著解釋道:“此次武科,是為選拔合格的上直軍各級將領,所以參加選拔之人,必須是上直軍之人,且必須三年以上者。。。。。。”
隨著朱由檢的解釋,五人這才明白,不就是內部比武選官嗎,這辦法的確可以。
能進入上直軍的,都是知根知底的,不可能存在問題。
而且從上直軍內部選拔,不但能保證選出來的將領可以很快熟悉和掌控上直軍,最主要的是,更能讓上直軍歸心。
武科是朱由檢提出的,朱由檢更是要親自監考,按照大明的傳統,選出來之人都是朱由檢的門生。。。。。。
“武科分兩部分,”朱由檢一臉興奮的道:“其一是文考,其二是武比。。。。。。”
“為將者,且能不知兵事,不懂兵略,文考,以紙上作答。。。。。。考校內容不考文言,不問政務,不談仁德,只考軍陣之法,軍紀律令,軍中常識。。。。。”
聽了朱由檢的話,幾人皆微微點頭,他們都知道,武將對文化的要求不是很高,但絕對不能光有一身肌肉,什麼都不懂,武夫是無法成為優秀武將的。
武勳之所以能夠世襲各級將領,是因為這些武勳自幼培養,都學過相應的知識,大字不識的根本不存在。
“文考過關者,方可進行武比,軍中之人,當以勇猛稱雄,誰強,誰就上,誰弱,誰就下。。。。。。”
隨後,朱由檢傳旨,上直軍進行武科,選拔將領。
朱由檢這把火再次點燃京師的氣氛,不過先有試科選官,武科,也就讓人輕鬆理解和接受。
有了第一次,之後就方便很多。
上直軍武科為了保證公平公正,由皇帝朱由檢親自監考。
四大國公和兵部尚書孫承宗負責出題,恭順侯吳惟英負責跑腿。。。。。。
喜歡大明帝國之崇禎大帝請大家收藏:()大明帝國之崇禎大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