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天並沒有將朱由檢放出去的三把火澆滅,京師城內沒人依然議論紛紛,京師百姓似乎對這些話題非常感興趣。
皇帝想解除海禁之事愈演愈熱,無數信使冒著嚴寒向大明各地而去。
訊息傳到沿海一帶,引發了不小的風波。
不過此時的賦稅使司和提邢使司已經建立,地方府衙的權利大大降低,不少人鬧騰,但並沒有引起什麼混亂。
此時的皇權還是非常強大的,除了那些實在是無法活下去,冒險造反的亂民外,其他人是沒膽子敢這種誅滅九族的事。
特別是那些富得流油的仕人和地主富商,他們也不希望看見自己的地盤發生叛亂。
畢竟那些叛軍的目標就是他們這些家中有錢有糧的大財主。
而這也是朱由檢的目的,朱由檢這是在給這些人打聲招呼,給他們一些時間,讓他們有個心理準備。
畢竟海禁一旦解除,那麼隨之而來的,必定是從來沒有過的賦稅問題,必然損壞不少人的利益。
其實解不解除海禁,對他們來說無所謂,反正都可以出海貿易。
但解除海禁,朝廷就會開始收稅,這點是他們不想看到的,所以反對也理所當然。
“啟稟陛下,廣寧伯劉嗣爵求見。”
剛到御書房沒多久,當值太監王之心就來通報。
“傳,”朱由檢冷笑一聲,終於有人沉不住氣了。
一聲肥肉,頭髮半百的劉嗣爵小心翼翼的進來,恭恭敬敬的向朱由檢跪地行禮。
“臣想繼續為皇上效力,但臣年事已高,行動不便,恐誤了皇上大事,臣深思熟慮。。。。。。臣請辭回家,虎賁衛指揮使之職,請皇上另選忠勇之人擔任。。。。。。”
朱由檢上前將劉嗣爵扶起,“廣寧伯一脈世代忠於大明,朕心甚蔚,如今正值大明動盪之時,朕還需依靠廣寧伯,此時若去,如朕失去一臂也,萬萬不可。”
“皇上,”劉嗣爵帶著哭聲道:“老臣愧不敢當,得皇上如此信任,然,老臣這幅皮囊。。。。。老臣請辭,但他日皇上有詔,老臣定皮甲而來。。。。。。”
“罷了,”朱由檢嘆氣道,“既然廣寧伯身體不適,朕當不可阻攔。。。。。。”
最後,劉嗣爵留下虎賁衛指揮使令牌,渾身輕鬆的離開皇宮。
沒多久,成安伯郭邦東也來求見。
如朱由檢所料,也是來請辭的。
朱由檢假意挽留之後,便順勢答應下來。
有了兩個帶頭羊,無數武勳聞風而來,紛紛請辭。
頓時上直軍指揮使有一半辭官,指揮同知和指揮僉事也空缺不少,甚至不少世襲千戶也開始辭官。
整整一天,朱由檢都在接到前來辭官的大小武勳。
“辭了也好,免得他日丟了性命。”英國公張維賢一直派人盯著,這麼多武勳辭官,讓張維賢暗自搖頭的同時,也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