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胡扶龍叛亂已經持續一年多,原本是由時任廣西巡撫王尊德主持平亂事宜,可前段時間,為了推行各地賦稅使司和提邢使司的組建,朝廷下令各地總督、巡撫回朝。
當時胡扶龍等亂賊已經不成氣候,被朝廷兵馬圍困,朝中眾人都認為大局已定,讓參將康承爵和副使潘應龍收尾便可,所有便將廣西巡撫王尊德調回京師。
可誰也沒想到的是,副使潘應龍突然猝死軍中,使得軍心不穩,沒有統一指揮,圍剿大軍來不及調整,被胡扶龍等叛軍專了空子,擊潰潘應龍部,士氣大增。
而參將康承爵一時獨自面對士氣如虹的叛軍,再加上官軍士氣低落,只得一邊收攏兵馬,一邊向朝廷求援。
“該死!”廣西胡扶龍叛亂,朱由檢有點印象,按照歷史,應該很快被平滅。
可朱由檢怎麼也沒想到,因為巡撫王尊德的調離,又有潘應龍的猝死軍中,使得胡扶龍叛軍死灰復燃。。。。。。
“傳王尊德。。。。。。。”
王尊德也算是個有能力的清官,曾擔任監察御史,剛正不阿,舉劾無懾忌,得罪了不少人,後來巡撫廣西,朱由檢登基後,調回朝中任刑部右侍郎,參與審理魏黨逆案。
“皇上,朝廷當速速派遣大軍圍剿胡扶龍等逆賊。。。。。”
王尊德隨意以四十多歲,身體瘦弱,但精神奕奕,神氣自若,得知廣西之事後,急忙請朝廷調兵圍剿。
“從何處調兵,何人可為將?”對廣西的形勢,朱由檢一點都不清楚,也不知道有哪些人可用,哪裡可調兵。
對廣西的情況,王尊德還是非常清楚的,“皇上,太平府兵馬如今都在康承爵手中,叛賊勢大,還需從鎮安府和思明府調遣兵馬。。。。。。”
“康承爵有勇有謀,熟知逆賊,可令其統領三路兵馬,定可平息叛亂。。。。。。”
三府兵馬加起來,也有近兩萬人,按理說不是一個參將有資格統領的,可沒辦法,如今各地巡撫總督都被調回朝中,而地方上那些老太爺們根本沒這個本事。
“取地圖來。”
朱由檢微微遲疑,明末的農民起義有多恐怖,朱由檢非常清楚,若果放任下去,要不了多久,很快便可蔓延一省甚至數省之地。
地方衛所兵馬有多少戰力,真的能夠平息叛亂嗎?
如今的大門衛所根本靠不住,繼續調遣衛所兵馬,恐怕不是去剿賊,而是去送經驗吧。
“傳旨,令鎮安府和思明府各調兩千兵馬入太平府,由參將康承爵指揮。。。。。”
“傳旨給康承爵,以守為主,不可貪功冒進,不可讓叛賊流竄他處,等待朝廷平亂大軍。”
“傳旨給長江口各衛所水師,運送忠衛營沿海南下,在廣西廉州府登岸,圍剿胡扶龍等叛賊!”
聽了朱由檢的旨意後,剛趕到沒多久的吏部尚書來宗道,禮部尚書周延儒,兵部左侍郎王象乾,兵部右侍郎陳新甲皆微微皺眉。
“皇上,”來宗道反對道:“忠衛營新建,又遠在南京,調遣各地水師需要不少時日,恐怕等忠衛營從廉州府上岸,也需要一月餘。。。。。。”
周延儒也開口道:“貿然掉南京兵馬難下,乘船而去,水土不服,請陛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