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元璐可以說是最年輕的三品朝堂官員,也是最有爭議的官員,因為倪元璐太年輕,為官的資歷太少。
這是朱由檢破格提拔,原因很簡單,倪元璐忠君愛國,正直廉潔,還是有名的書法大家,殉國大臣,當然,這是以後的事。
也不是沒人提出異議,不過試科的內幕知道的人不多,而且知道也不敢說。
而且倪元璐乃南京兵部尚書袁可立門生,不少人都給這位老大人面子,也就沒多為難此事。
“救災錢糧,朕會讓內服轉交給戶部,儘快將賑災之事辦妥吧。。。。。。”
朱由檢也不會倪元璐廢話,賑災之事,朱由檢再窮也不會剋扣,而且朱由檢心中早有準備,遇到小冰河時期,朱由檢也自認倒黴,但也不會放棄。
“陛下,今年陝北大汗,百姓顆粒無收,臣請陛下從內庫拿出錢財,陝北賑災!”皇帝毫不猶豫的就答應給戶部賑災錢財,倪元璐微微驚喜的同時,也不得不再次向朱由檢討要錢財。
朱由檢暗歎一口氣,陝北之災不是朝廷救濟就有用的了,陝北的情況,無論是朝中大臣還是各地官員,都嚴重的錯誤評估。
現在那怕是將內庫所有錢財投進去,也是杯水新車,那裡就是個無底洞。
“再給你二十萬兩,儘可能的救災吧。。。。。。”
陝北已經叛軍四起,朝廷就算救災,恐怕有些人也不會答應。
“去吧,儘快安排救災之事。。。。。。”
“遵旨,”倪元璐疑惑的看了眼朱由檢,總感覺今天朱由檢狀態不對,不過一口氣得到四十萬兩白銀,倪元璐心情不錯,當即急急忙忙趕回去安排救災之事。
“災情如火,可那什麼來救火,國庫空虛,最主要的是,如今大明的大部分糧食都掌握在各地大族,富商,士林和地主手中,就算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
朱由檢暗自思索解決辦法,總不能用強吧,這些掌握糧食的人,在地方上可比他這個皇帝說話好使多了,朱由檢要是敢用強,後果不堪設想。
“陛下,戶部右侍郎畢自嚴求見。”還沒等朱由檢想出個好辦法,又以為大佬求見。
“宣,”畢自嚴啊,崇禎時期的戶部尚書,以精打細算出名,給崇禎皇帝支撐了十年的財政,非常有本事。
本來朱由檢剛開始想讓畢自嚴當戶部尚書,可後來改變注意,因為這個畢自嚴太過精打細算,也就預示著將來,朱由檢想用錢做點什麼,恐怕都會被這位大佬給卡著。
朱由檢可不想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朱由檢準備幹大事,那麼很多事情就不是如今的朝中大臣能夠理解得了的,而戶部是關鍵中的關鍵,一旦死卡著錢,就有朱由檢頭疼的了。
所以畢自嚴倒黴,只能委屈當個戶部右侍郎。
“參見陛下!”畢自嚴年紀也不小,快四十多快五十了吧,這個年代,常年熬夜,保養不好,五六十就是生命的終點。
“免禮,賜座。”對於這種忠心又有本事的老臣,朱由檢還是非常尊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