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報名結果公佈以後,將那些老資格氣得差點背過氣去,他們暗中放話不許那些外圍官員報名,可這話根本沒人聽,該報的都報了。
而他們安排的那些託,也沒有按照他們的吩咐報名,而是報考了他們自認為有把握的職位。
這次試科,可是考取朝廷大臣,上至六部尚書,下至六部主事,最低的都是從四品。
而且絕對的公平公正,從古至今,這是開先河的第一次,眾人且能放棄。
試科之後,這些老資格的階位未必有他們高,權利未必有他們大,為什麼要聽這些老資格的。
“這就是人性,自此之後,朋黨之爭成為歷史!”
看著一千三百多人爭奪三百多個職位,朱由檢會心一笑,為了消除朝堂爭權奪利隱患,為了掌控朝堂,朱由檢也算是費盡心思。
推行試科,以科考選拔官員,如果是在平時,那怕皇帝主掌朝堂,也不一定能行得通。
貿然實行試科,絕對會引來朝中大臣聯合抵制,根本無法實行下去。
然而現在不同,朱由檢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使用強權,霸道的推行試科選官。
朱由檢的皇位怎麼來的,那是用武力奪來的,而且一舉將權傾朝野的魏忠賢拿下不說,還將魏黨連根拔起,使得朝堂官員大半下獄。
沒有了這些人,留下的朝堂官員根本無法和朱由檢抗衡,朱由檢說什麼就是什麼,反對,那就是魏黨,一律拿下。
而且最有影響力的東林黨已經被魏忠賢清理得差不多,有實力的浙黨、楚黨等都是魏忠賢的同夥,以謀反罪拿下。
可以說,這段時期的朝堂是大明開國以來,最為弱小的時期,這也造成了沒人能夠阻攔朱由檢實行試科制度。
為了推行試科,朱由檢厚著臉皮,將即將入土的葉向高給拉了出來鎮壓百官,有葉向高這位德高望重的老臣支援朱由檢,那些只會之乎者也的儒學大家能說什麼。
“上午考八股策論。。。。。。”
“策論題目何以去沉疾!”
策論試題是由皇帝朱由檢臨場指定,任何人都不知道,更談不上洩題一說。
這個題目一出,引動了不少人的心思,何以去沉疾,直接明瞭的展現出朱由檢改革的決心。
這雖然是試科考試,可誰都知道,這道題就是為了選拔支援改革的官員,凡是反對改革的,無論破題再好,功底再高,最終也只有落選。
聽了此題,葉向高和韓爌不為所動,朱由檢早就和他們兩人透過氣,改革之心已決,兩人也答應幫助朱由檢,當一回萬曆年間的張居正。
至於來宗道和周延儒,早就察覺到朱由檢改革的心思,他們其實也支援改革,但也清楚改革困難有多大。
可如今的大明,不改革真的不行了,沉疾嚴重,內憂外患。
剛入內閣的四大公爵都是些老狐狸,朱由檢的心思他們也看出來了,不過他們持著看戲的心思。
因為改革對他們的影響其實不大,改革的目標一般都是文官系統,作為大明王朝的世襲公爵,只要不謀反,他們家族便會長盛不衰。
喜歡大明帝國之崇禎大帝請大家收藏:()大明帝國之崇禎大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