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之志,成祖之資,大明之福。。。。。。”
天下士子皆言武勳入內閣不妥時,卻有幾位明眼之人看出了一些瑞爾,對這個只有十多歲的皇帝產生了興趣。
如果是朱由檢重組的內閣成員讓所有人意外的話,那麼接下來的一道聖旨,不止是京師震動,可謂是整個大明都在顫抖!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大明烽煙四起,奸臣亂朝綱,內憂外患,。。。。。。,特開試科,為朝廷選拔有德有才有志者。。。。。。”
“試科分二試,一曰八股,二曰政科。。。。。。”
“六部,都察院、五寺、。。。。。朝堂四品以上官員皆由試科考選,每職三選其一,不滿三人報考者,暫缺。。。。。。”
“試科題目皆由內閣大臣密定,太和殿科考,天子親監。。。。。。”
“所考官職需同級或低一級三年以上任職年限,以吏部記錄為準。。。。。。”
此道聖旨一出,天下譁然,朝廷大員,一般都是長集月累,一步一步爬起來,想要入朝堂,除了士子出身,還需要斐然政績。
而且最主要的是要有人推存,有朝中大員看得起你,拉你一把才有機會入朝堂,這也是朋黨的產生原因。
可現在好了,皇帝朱由檢一封聖旨,朝堂官員全部試科而出。。。。。。
“有違祖制,有違祖制啊。。。。。。”
“甚是胡鬧,皇上被小人矇蔽。。。。。。”
“朝堂大員當有德當之,怎可如幼儒般科考,甚是兒戲。。。。。。”
總的來說,不少自認德高望重,混跡官場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老資格對朱由檢這樣選舉朝堂官員非常不滿,在他們看來,這些位置本來就是他們的才對。
當然,也有不少人對朱由檢的辦法非常支援,特別是那些符合條件的官員,同級或者下一級三年為官經歷便可報考,何等的機會。
若是按照以往辦法,他們這些年輕的官員至少需要在這些位置上混跡十年,甚至更多的時間,然後得到朝中大員的看重,或者走通他們的路子,才有機會升遷。
可現在不需要,只要他們在試科之中名列前茅,便有機會一飛沖天,坐上他們眼紅的位置。
“此法甚秒,若是長此以往,朋黨將一去不復返。。。。。。”
“妙哉,妙哉,何方高人出此良策。。。。。。”
“有意思,吾當一展平聲所學。。。。。。”
朱由檢的聖旨傳詔府、州、縣,立刻引來無數人自命不凡之人的追捧。
除了一些老資格反對外,朱由檢試科之法,幾乎得到絕大部分官員的支援。
特別是五品以上官員,接到聖旨的瞬間,立刻徹夜備戰,不但重新拿起深埋多年的四書五經,還不恥下問,深究儒家經典。
“弊科,笑話!”
有人提出內閣官員與他人串通,洩露試題,很快就被打臉,也不看看如今的內閣都是些什麼人,有葉向高、韓爌在,何人敢說他們弊科?
而且朱由檢下旨試科之日起,內閣成員全部被朱由檢招入皇宮,好吃好喝伺候著,別說與他人串通,就連出恭都有人看著,根本沒有洩題的機會。
喜歡大明帝國之崇禎大帝請大家收藏:()大明帝國之崇禎大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