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帶著眾人來到武英殿,此時身邊除了一群沒有權勢的功勳武將外,只有兩個文官。
一個是內閣大學士來宗道,另外一個則是禮部尚書周延儒。五個內閣大學士,六個六部尚書,只有兩人願意支援朱由檢,而且權利還有限,可見朱由檢現在的處境。
兩人都不是東林黨人,也沒有向魏忠賢示好,魏忠賢一直想除掉二人,換成自己人,可惜二人小心謹慎,沒能讓魏忠賢得逞。
“信王殿下,”進入內殿後,來宗道急忙開口道:“魏忠賢執掌東廠和錦衣衛,遍佈皇城內外,四衛營也在其手心腹陳德潤手中,其黨羽有把持內閣和六部,一旦皇上龍體有恙,恐生意外。”
“不錯,”周延儒也皺眉道:“如今內廷皆是魏忠賢之人,我等難以面聖,訊息阻塞,若魏忠賢有不臣之心,殿下危也。”
他們二人都是聰慧之人,混跡官場數十年,精通史略,串改遺詔之事歷史上也不是沒有發生過。
雖然皇帝當著眾人的面宣佈信王朱由檢成為儲君,並且監國。
但內閣和六部大多是魏忠賢的人,雖有有幾位國公在場,可他們都毫無權勢,這種事恐怕避嫌還來不及,怎麼可能參與進來。
當然,其中有兩個個重要人物,要是這兩人能夠支援朱由檢,那麼朱由檢也不是沒有與魏忠賢一戰之力,這兩人便是侍衛上直軍總督,英國公張維賢,京營總督,成國公朱純臣。
“多謝二位提醒,”朱由檢微笑著對來宗道和周延儒一禮表示感謝。
“不敢,”兩人急忙還禮,同時心中暗自稱讚,這個信王還是很會拉攏人心的。
隨後,朱由檢看向一旁的幾位國公,“不知幾位國公如何看待此事?”
聽了朱由檢的問話,幾位國公相互看了眼,皆沉默不語,還是魏國公站出來表態道:“我等皆奉旨行事。。。。。。”
魏國公的話讓一旁的來宗道和周延儒微微皺眉,功勳的意思很明顯,不參與其中,以皇帝朱由校的遺詔為準,誰當皇帝,他們就聽誰的。
“老狐狸。。。。。”朱由檢暗自嘆了口氣,這群人都是人精,這種事情都不願意參與進來,畢竟他們手中也沒實權,而且誰當皇帝,對他們的影響不大,反正都不會有什麼好處。
誰叫他們是武勳,這個時代,武勳已經毫無作用,五軍都督府已經是個空殼子,帶兵打仗都是文官的事,武勳最多也就打打下手,甚至衝鋒陷陣都沒他們的事。
沒有實權,沒有話語權,誰當皇帝都會防著武勳坐大,他們當然不在意誰來當皇帝,而且要是他們站出來支援朱由檢,最後朱由檢失敗了,他們也要跟著倒黴。
沒有好處只有壞處的事情,當然不願意去做。
“諸位如何看待如今大明局勢?”朱由檢知道今晚他必須說服這群武勳支援自己。
幾位國公聽了朱由檢的話,不是低頭沉默不語,就是東張西望,根本沒有回答的意思。
英國公張維賢微微遲疑之後,小聲開口道:“內有亂賊,外有強敵,奸臣當道,小人掌權!”
“說得好!”有人說話就好,朱由檢心中一喜,然後沉聲道:“大明真值內憂外患之計,且能容忍奸臣小人把持朝政,破壞朝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