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了我自己做了十幾年企業以後,我才明白什麼是“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
人這輩子生活在陰陽世界裡,不可能違背這些自然規律。有盈,就必將有虧;有虧,也必將會有盈。
所以,我剛才說你年輕時受一些挫折,是好事兒,透過這些挫折會讓你認清自己,看透別人,調整和充實自己,再尋找機會,東山再起。
再說說你選的醫藥這個領域投資的事兒。
我做了幾家藥企,感受也很多。
藥這個東西真的不是一般人能玩兒的。為啥?因為醫藥行業就是一個高技術、高投入、高風險,回報期還長的這麼一個行業。你看有統計說全國有上萬家藥廠,可你看真正賺錢的有幾家?也就幾百家。
咱們國內全部藥廠一年的利潤加一起還沒有人家一個美國禮來公司多。
我說這個的意思是醫藥這個行業因為藥廠規模小,經營能力差,發展水平低,確實非常需要跟我們資本對接,這裡面的機會也很多。
但我要提醒你的是,不要做違背資本運作規律的事兒!
我聽說過、也見過有幾家國內資本,收購完藥廠自己去經營。
這不胡鬧嗎?!
資本的力量是幹嘛用的?是用來撬動企業執行和為企業輸血的!
絕不是為企業輸送管理的!
所以,我的資本並購團隊我是堅決禁止他們過多的參與對並購企業的管理。他們要做的就是跟並購企業簽好對賭協議,定期看財務報表就是了。
這裡面就需要你做好一件事兒,要麼藥廠原有的企業經營管理團隊能夠執行好你的經營目標,你可以留用。
要麼你就得在收購前做好人才儲備,不能收購完企業無人可用。
現在國內各行各業什麼最缺?一個是錢,一個是人才!
所以,我建議你對並購目標的收購要慎重,尤其是標的企業缺乏核心人才,這樣的企業要慎之又慎。
我的團隊也總結了一條有用的經驗,那就是收企業就是“收老闆”!
如果這企業經營不善是因為資金的問題,那就可以收,並且原來的企業老闆一定要給他栓在企業裡,不能輕易讓他離開。
原因就是我剛才說的,人才才是經營企業之本。新的團隊能力再強,要熟悉一個並購企業也需要很長時間。
而原有團隊則不同,稍微一調整就能很快進入角色,內耗低,産出快!”
辛安靜靜地聽著,不斷地點頭。
“你說的那個衛氏兄弟的事兒,我也給你處理了一下,我給那個叫衛兵的貸款銀行行長打了招呼,讓他給衛兵施加了點兒壓力,估計這幾天會有結果。說來也巧,衛兵那個貸款銀行是我參股的,我還是第二大股東。
以後你要是用錢的話,你就直接去找他們行長。”
辛安以茶代酒,敬了韓之喬一下。
辛安也沒有瞞著韓之喬,主動把徐晟來電話的內容告訴了韓之喬。
韓之喬點了點頭,道:“老徐那個人是個高人,深藏不漏,有機會你跟他多親近親近。
我跟老徐交往了十多年,還是看不透他,
但這個人還不錯,他能幫忙的肯定會幫忙。
他們官場上的人規矩多,很多時候你話說到了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