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是nv的根號n倍。100個餃子,包一公斤的餡,50個餃子可以包多少公斤餡?”
應用到實際問題,課程過半,謝老師問了個實際問題。
“多少?”潘哲瞭然於心,卻故意提問。
“你說呢?”蘇俊安道。
楊帆翻個白眼,聽懂了就裝逼,直接報出答案:“根號2.即1.4公斤.”
“看吧,數學又高大上,又通俗,厲害吧。這個問題如果習慣性回答,應該……應該……”
蘇俊安頓住說不出話,他是直接帶入計算公式才知道結果,但是彎彎道道難拐過來:“100個餃子才包一公斤餡,50個怎麼就用了1.4公斤,神經病啊,絕對胡說八道。”
剛剛還得意的潘哲跟著傻眼,咋回事,50個餃子不是應該用半斤餡嗎?
這是生活常識啊,尼瑪搞什麼東西?
楊帆也是一頭漿糊,老師講解的時候好像都明白了,怎麼最終結論與生活理念差別這麼大。
三位難兄難弟無法克服生活中的思維慣性,楊帆點選影片暫停,託著下巴沉思。
蘇俊安苦惱地狂抓頭發,潘哲在宿舍內轉來轉去,死衚衕,絕對是死衚衕。
“謝老師拍了視屏錄下公開課,不可能犯這麼大的錯誤。”
楊帆再次打量那位老師,中老年了對於數學課程早就駕輕就熟,有這低階錯誤著實駭人聽聞。
“怎麼回事?”
他閉目沉思,在腦海內直接用資料模擬人體行動,謝老師答案是對的。
宿舍裡安靜了整整十分鐘,楊帆睜眼時瞳孔明亮,唇角勾起一絲笑容:“原來如此,牛逼。”
看他一臉自信,兩兄弟好像抓住了救命稻草。
“楊哥,你知道了?”潘哲道。
“快說,別賣關子。”蘇俊安道。
“回到最初的問題,一公斤面與一公斤餡,今天餡多了,是多包幾個小點的,還是少包幾個大點的?它的答案是多包皮小些,少包皮大些。”楊帆道。
“廢話,誰不知道。我是問你根號2的問題。”
“對,1.4公斤,莫名其妙,老謝在吹牛皮,忽悠人呢。”
“關鍵是麵粉定量,其他自己想。”楊帆懶地多說,這裡是要靠悟的,所以數學講究思維。
“等你們搞懂它,就算入門了。”
楊帆臉泛紅光,數學建模很有意思。
二二九 後宮日常水,謹慎訂閱)
題目其實很簡單,只是一點思路上拐不過彎。
收到楊帆的提示,特別是麵粉定量這個概念,蘇俊安和潘哲想了片刻就明白了。
還是回到初期關於面積與體積的概念。
100個餃子的用去1公斤的麵粉,50個餃子包完,做成的皮當然大了,皮是外圍一圈擴張,餃子的體積擴張1.4倍,餡就是1.4公斤。
知道了最終結果,蘇俊安的臉色還是不好看,這是初中生題目,竟然想了好長時間,丟臉丟大了。
“要不要這麼複雜啊,下面還怎麼玩?”
“運氣不好而已,不會次次都這樣的。”楊帆鼓氣,繼續觀看視屏。臺下水木學生,大部分都在發愣。
“要不這樣,你們把謝老師視屏看完,摸透了,其他就我來吧。”為抓快進度,楊帆等不得,按照他的節奏繼續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