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安越說嘴越瓢,辛揚隔著電話都能感覺到孫安那飛揚跋扈的嘴臉。
孫安之所以說陳天明在武館,是怕陳天明就只在藍夢ktv裡見辛揚。
這裡陣仗不齊,不夠威風煞氣;何況陳天明也沒帶著手下徒眾,真要是在這裡相見,恐怕弄不好天明大哥不怎麼動武,只是對辛揚大話壓寒氣兒的口頭兒diss一番,那可就太煞風景了。
辛揚從小就曾聽說過陳天明的不少故事。傳得是沸沸揚揚,頗具傳奇色彩。雖然一定是多有不實,但是陳天明出手狠辣,人有艮勁兒,為人仗義,這三點大致無誤。
辛揚覺得陳天明不是個渾人,何況也是小五十歲的人了,就算不是個通情達理之人,到了這歲數也總歸該有些長進了,未必便不能與他好好溝通。再說了,就算他陳天明真是個混不吝,非要蠻不講理地耍混動粗,辛揚也不懼他。
辛揚在電話裡對孫安笑道:“我這人一向沒種。不過天明大哥要見我,我是榮寵之至,定當拜會。”
電話那頭兒,孫安當著陳天明、“彪三兒”幾個人的面兒,用擴音跟辛揚通話。
陳天明從電話裡聽到辛揚說話冷靜,成熟老到,不卑不亢。等孫安撂了電話,陳天明問他:“你說這人只有二十二、三歲?”
“是的,大哥……最多也就二十六、七歲……”孫安不知天明大哥是何用意,不敢把話說滿了,唯恐誤事。
“嗯……”陳天明坐在寬大的皮沙發裡,一手盤著蜜蠟珠子,一手下意識地捻著下巴上的胡茬兒,若有所思。
陳天明有一種說不清的、不太好的預感……
孫安在電話裡跟辛揚約好一會兒在陳天明的武館會面。他把手機丟還給娟子,開車載著天明大哥等一行人去了武館。
娟子待眾人走了,找了個清靜無人的房間,給辛揚打電話。
電話裡,娟子很是著急,也想不出個好辦法來。
辛揚倒是非常輕鬆。笑著對娟子道:“我告訴你,有兩句經典的老話兒你務必要牢記在心,凡是遇到困境麻煩就唸叨幾遍。一是:‘船到橋頭自然直’;二是:‘天塌下來有高個兒頂著’。古人誠不我欺啊……”
陳天明的天明武館門頭子十分威武。門頭子是仿古建築的飛簷斗拱的造型,左右兩扇仿古朱漆大門,門上也是黃銅獸頭門環和滿布的門釘。
在古建築裡,門釘的數量和排列,在清朝以前未有規定。到了清朝則對門釘的使用有一定之規。皇家建築,每扇門的門釘是橫九路、豎九路,一共八十一個。
九路門釘象徵帝王最高的地位。王府則為七路乘七路,親王七路乘九路,再往下就是五路乘五路。
陳天明的武館大門上卻正是皇家的等級,九九之數。黒匾金字,“天明武館”四個隸書大字,每個字都有將近一平方米大小。
門前左右兩側各掛著一隻大紅燈籠。大門左右還有一對兒守門的大石頭獅子。大門兩側還有一副木刻燙金的對聯:大智大勇威震四方,立信立義諾重千斤。辛揚怎麼看這幅楹聯,都覺著話說得有些大了。
進了門,只見場地空間非常寬敞,房間的挑高足有五米來高,像是廠房倉庫改裝的。
辛揚問了靠近門口的一個長髮青年,告訴他,自己就是和孫安約定好了的人。
這個長頭髮小青年把辛揚帶到場地中央的拳擊賽臺前。陳天明和一眾兄弟以及孫安等都正在拳臺旁。陳天明正指導徒弟們練拳,架勢拉得挺大。
陳天明轉過身來看向辛揚,目光凌厲,一雙眸子精光四射,透著十足的精氣神兒,一點兒都不像是小五十歲的人。
辛揚也笑盈盈地打量了一下陳天明。
陳天明面板黝黑,濃眉大眼,個子不算高,中等身材。穿著一身阿迪運動服,卻依舊能看出渾身都是腱子肉,一點兒小肚子都沒有。
陳天明開口說話,聲如洪鐘:“辛揚兄弟是吧?你下重手打了我的徒弟,我今天請兄弟你過來,也沒別的意思,就是請你露上幾手給我這些兄弟們看看。也好讓他們知道,不是我陳天明不為他們出頭,實在是我這個做哥哥的技不如人,想為他們找回場子,卻是有心無力。”
陳天明開門見山,一點兒不繞彎子。辛揚也痛痛快快地道:“天明大哥是前輩高人,我從小兒就常聽說天明大哥的事蹟,兄弟我很是景仰,只是一直無緣識荊。今日一見,三生有幸,一切但憑天明大哥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