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求訂閱!
——
燕京,燕京大學。
大課結束,李想和王宇都要去找導師,其實李想也有想過在最短的時間把學分修完,後面就要跟著導師寫論文,還要實習,要不就準備工作。
說起來兩年的學習時間並不長,現在李想經常在微信群裡面看到肖展的感嘆出來上班以後才知道上學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
那麼,很顯然現在他必須要好好地珍惜一下這不長不短的兩年時間。
蔣浪出來看見李想,眉頭一皺,似乎本來就不喜歡李想,也沒有和李想說什麼話。
看到蔣浪這神情,李想覺得莫名其妙,他也不知道究竟是哪裡得罪蔣浪了,就這麼無緣無故地地似乎很不把他放在眼裡?
可能還是因為那些看法吧,認為他是在消費燕京大學,而且也沒有真正心思地搞學習,只是為了炒作。
其實對於這樣的看法,李想表示很無奈,不過好在燕京大學本身就崇尚的是自由,而李想所做的正是自由的選擇。
研究生的課程很多,通常一堂課就是一整個上午,好幾個小時,真的就是非常深入的探討和學習。
這也是李想真正意義上開始在系統地學習文學,不得不說對於李想這樣一位跨專業考進來的理工男來說,每一堂課都可以說是收穫滿滿。
因為當初李想去看書背書,準備考研,大多都是背,只有真正沉下心來聽教授講那些文章裡面的故事,隨之引發的一系列思考和探索,真的就是讓李想感到了學術交流的氣息。
李想跟著教授去讀王小波的文章,讀到王小波21歲時候的奢望,那些想法……
似乎開始理解到生活就是個緩慢就是受錘的過程,那些奢望也一天天消失……
他現在在自由的學習,自由的想著那些奢望。
那麼,以後老了呢?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捱了錘的牛一樣。可是我過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錘不了我。”
……
就在李想學習的時候,周奇給李想打電話過來了。
李想有些意外,周奇很少會打電話,一般都是微信聯絡,當聽到周奇說自己感到很迷茫的時候,李想沉默了。
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
“想哥,我就是覺得自己特別沒用,沒次都說要努力,要改變,但是每次都沒有,現在你知道嗎?上班工作後,壓力大,原本說是雙休5天八小時,一天到晚都在加班,我都不知道自己要怎麼辦才好,我現在整個人的狀態都特別不好,特別喪!”
“我才23歲,不知道為什麼就感覺特別累,真的……”
“感覺越活越失敗了。”
李想聽著周奇的那些話,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這還是他第一次聽到周奇這麼消極的話,要知道周奇一直都是那種特別有激情,活躍的人,性格也很外向。
“我知道自己說這些話,都是自身的原因,但是真的就是忍不住地焦慮,這一個月賺幾千塊錢,一天到晚也不知道是為啥,女朋友那邊還催著我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