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你為什麼要我跨專業考燕京大學的中文系研究生?要是我考不上怎麼辦?你知不知道燕京大學每年幾乎招1個,命好了就會招兩個,其他的都是推免生啊!”
【系統並未安排,是宿主想要跨專業考燕京大學中文系研究生,一切都是宿主內心的真實想法,是宿主自己定下的fag!】
好吧,原諒一個年少輕狂,初入江湖的毛頭小子一時興起,冒出了這個可怕的念頭。
【跨專業考燕京大學中文系研究生,渴望度100,受益度90,可行度50。】
什麼,可行度有50?
李想現在已經知道系統所說的渴望度就是他內心對於這個fag渴望程度,受益度自然就是說這件事對於他有多大的益處,可行度也就是指實現這個fag的可行程度。
像他之前定下的世界第一首富和中國首富可行度都是0,並沒有因為他改變fag,降低難度就會有變化。因為那樣的fag對於現在他的實現的可行度依舊為零。
不過,現在聽系統說他現在考燕京大學中文系研究生的可行度居然有50。
居然會有這麼高?!
而且,聽系統之前說的話,這個可行度似乎還會有所變化。
李想很是意外,在他心裡原本想的是百分之零點幾,他一個學機械的考燕大的中文系研究生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但是現在看來他似乎真的有可能考上燕京大學中文系的研究生。
這個認知瞬間就讓李想有些不淡定了。
他其實從中學的開始就更對文科感興趣,至於當初高中文理分科為什麼會選擇理科,也都是因為那些“理科更好找工作”、“男生肯定是要學理科啊,學什麼文科”……
其實那個時候他的文科成績比理科成績要好,他的班主任一開始讓他選理科,後面看了高一一整年的成績分析統計,又建議他選文科。
對此,那個時候他只想對班主任說聲呵呵。
他報都報了,勸他選理科的時候怎麼不早說。
再後面就一直學了理科,高考了考了省內的一所985院校,至於為什麼會學機械這個專業,李想內心真的是很無奈。
大學填志願的時候,可以填的志願方向有6個,他前面5個都是認真選擇填的,最後一個隨便填了一個志願程式碼,然後——
偏偏錄取的就是最後一個志願!
囧!
其實進入大學以後,學生是可以選擇轉專業的,但是這個轉專業的前提是必須要大一的時候考到專業前兩名。只有考到專業的前兩名才有資格轉專業。
對此,李想只能吐槽學校這個規定,都考到專業前兩名了,還轉啥專業啊!
作為一個從心裡並不大喜歡理科的文藝悶騷男,而且好不容易才從高考的苦海里面解脫,李想進入大學以後,聽從了高中班主任說的大學想怎麼玩就怎麼玩的忽悠話,又怎麼可能考到一個胡亂填的理科機械專業前兩名。
能夠保證從大一到大四還沒有掛科,就已經不容易了。
……
現在系統和他說他可以去考燕京大學中文系研究生,李想心裡難免會有些心動,他之前是有過考研的想法。
現在都已經大四了,班上很多同學已經開始找工作實習,其他有的決定考研,有的保研,還有的則是像他這樣處於迷茫猶豫的階段。
他一開始有打算去考研,當然就算是讓他考研,他也不會去想著考燕京大學中文系研究生。
但是現在——
李想心裡已經做了決定,他是真的對機械不感興趣,他更加喜歡的是文學。
雖然有些小難為情,但是李想最初的理想還是當一名作家。
這個理想就和很多人小時候想要當科學家一樣,滿滿就消失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