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族通史卷三一:天地沉諳而致萬族瘋狂相殺,王不能止,乃暗遣幼兒至華胥氏;時青丘之狐向人王,與犬封爭殺,竟至身死族滅,王憐之,續其遺脈】
【人族通史卷三七:大庭氏陀以麻木不仁之心,裂人族。人王逐之,使西遷,過崑崙、都廣之野,駐於極西之南。陀死,其子弗繼領之】
【人族通史卷四九:大河水族欺皇以得水源,連東海之族,爭於人族】
【人族通史卷五三:東海之族致水患倒流,帝誅其首,乃搬南山鎮之以東,曰:岱】
...
羲繪完大河水文,回到部落。
說:“冰夷果然反覆,不認借水源珠之事。”
媧惱怒道:“我當初如何便信了祂,把珠子借給祂!實在可恨!”
又道:“而今該怎麼辦?總不能祂不認,我便默許。此賊欺人太甚!”
羲道:“冰夷之為水族,可恨歸可恨。祂若歸還水源之珠,水族亡矣。且其為先天道君,我無力與之爭,只能先記著。日後早晚教祂還來。”
便道:“你學了老常之法,可琢磨通透?只須琢磨通透,能制水源,這珠子予了冰夷亦無妨。畢竟我族與水族相善,資源互通,鬧翻了不是好事。”
媧憤憤道:“這才到哪兒?先不說能不能琢磨出來,便能,也需要時間。哥哥,巢中湖泊之水,已為黑暗侵蝕過半,最多再三年,我族便要缺水了!”
羲微微一笑:“這次觀了大河水脈,我心中已有計較。坎、澤之道將以成型,我當在巢中立坎澤之陣,合桐木之鐘,可驅散巢中邪祟,使湖水復歸澄澈矣!”
媧大喜:“如此大善!”
羲觀天地,盡大道,制天地之圖,所行所為,正是為此。
常昆知之,心下感概。
先天八卦,始於此矣!
八卦窮盡天地之理,乃羲之智慧的最大體現。而今羲幼弱,八卦未成,只是開端。還稱不得先天二字。等羲修為臻至先天,八卦極盡昇華,入先天大道,是時不知如何驚天動地!
媧愈是勤快了。每每跑到茅廬來,與常昆探討制水的玄妙。
常昆不知媧的神異何處,只能將自己的理解說來——實則並無出奇之處——正如災難發生之前,那些大羅金仙無中生有的道道一般,並無變化。
只是常昆知道,自己應當是特殊的,這才在災難之中,還有這般神通,而其他的大羅金仙則無。
媧有大造化,每每交談,反倒是常昆頗有所獲。
見媧難在其中,常昆有些不好意思,道:“不如我再製幾個。”
媧卻搖頭:“這法子,普及方是道理,於人族才有大益。無論如何,我要將之解析通透,用我的辦法,讓所有的族人,都能用它!”
常昆無奈,只能盡力回答她的問題。
幫她打破一個個難關。
隨著時間流逝,常昆這裡漸漸熱鬧起來。或者說整個華胥氏愈是熱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