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氏的人的到來,令周王與知府先是歡喜,隨後又沉默了。
周王嘆了口氣:“我聽說盧象升這反賊背後最大的助力就是常氏。”
若說當初,盧象升還在為大明而戰,常氏助開封禦敵,自然沒有什麼可憂慮的。但眼下,盧象升已佔了河北,據京師,滅大明,稱王建制。
作為盧象升背後的力量,常氏對開封而言,在某種程度上來講,與城外的流賊沒有區別。
在這樣的關頭,常氏忽然出現,未必不是與流賊一般,都是在開啟封的主意。
周王與知府皆糾結不已,倒是陳永福,見他們兩個如此神態,不禁道:“若周王擔心盧象升,我以為大可不必。”
頓了頓,他道:“周王與知府大人難道忘了不久前北邊的訊息?盧象升昏迷不醒,麾下生亂,已無力南顧。”
又道:“何況盧象升再壞,也壞不過流賊。若非流賊作亂,大明何至於此?盧象升又怎會有機會造反?事急有先後,還是先解決了城外的流賊,再來應對河北的盧象升吧。若瞻前顧後,不等盧象升來,咱們就被流賊滅了。”
“以流賊狠毒,我開封如此拒他,一旦破城,怕不是要滿城屠絕!”
“請殿下明察!”
這裡面的道理,周王與知府不是不知。但肉食者鄙,往往想的太多。
不過陳永福的意見,他們不能不聽。現在開封安危,都寄託在陳永福身上。而且陳永福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
周王思前想後,咬牙道:“也罷。”
便對來報的兵卒道:“把人帶進來。”
就一條大漢被帶進來,正是商隊護衛之一。
他見了周王幾人,抱了抱拳,直言道:“我家夫人有言:常氏雖支援夏王,但亦深恨流賊作惡。遣我來問一句,是否需要助力。若需要,我常氏竭力助開封抵禦流賊,若不願,我常氏轉身救走。”
周王一聽,就要立刻答應。
卻旁邊知府道:“開封不需常氏相助!請吧!”
那護衛一聽,咧嘴笑了笑,轉身就走。
這裡一走,周王便怒道:“本王已經準備答應,你為何拒絕?”
知府卻道:“陳總兵的話的確有道理,但我聽了這人進來說的這些,我便不能教常氏插手。他們越是這麼說,便越是對開封圖謀不軌。”
周王一怔,無言。
陳永福僵硬片刻,嘆了口氣,對周王道:“既如此,還請周王撥款,我去募兵。”
...
護衛離開開封,又從亂兵薄弱之處殺出來,見了三娘與張家兩口子,便將開封拒絕常氏相助的事說了。
三娘聞言,不禁道:“是唯恐我等與流賊一般,圖謀他開封呢。真是鼠目寸光,上不得檯面。”
張爺皺眉道:“可開封百萬軍民卻是無辜的呀。”
三娘點頭:“張爺說的不錯。不如這樣,我先派人送張爺你們渡河北上,我帶一隊護衛,設法破壞流賊決堤之舉。他們打歸打,不能讓他們把黃河水引下來。”
周王和知府拒絕常氏相助,三娘並不以為意。開封百萬軍民,不能教水給淹了。
張爺一聽,點頭:“也是個法子。不過流賊勢大,黃河決堤之處又不止一處。如何阻止他們決堤?”
三娘道:“我自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