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口處變成了臨時的商場。
以糧食為主的各種生活物資擺出來,價格一如既往的公道。
隱娘看著,倒是覺得有趣,常氏商隊停在哪裡,哪裡便是集市,挺好的感覺。
商隊的掌櫃孫劉上來,與隱娘道:“夫人,打聽清楚了。說是關中的流賊打出來了,不久前已進入河南。百姓們害怕遭到挾裹,便棄家北上。好些人都想去大名府,咱們常家鎮的名頭,早是名傳天下了。”
隱娘聞言瞭然:“原來關中流賊出來了。具體的情況呢?這些百姓知道嗎?”
孫劉道:“他們只知道流賊來了——這些遷徙的,都是有些家資的。真正的窮苦百姓,恐怕還想著流賊來了過好日子呢。他們走的急,裡面又沒有什麼大人物,並不知道流賊的具體形勢。”
闖王的名頭,已是哄傳。前不久喊出口號,叫做闖王來了不納糧。普通的百姓極易遭到這句口號的矇蔽,這些稍有家資,或者進學、讀過些書的,才知道那是一句空話。
若不納糧,這闖王的軍隊吃什麼?
搶掠而已。
明白人心生畏懼,因此離別故土,含淚遷徙。
隱娘點頭:“他們能跑到這裡來,說明流賊還沒打進河南腹心。這回先去開封,打聽清楚情況,再作決斷。是繼續南下,還是就地賣掉貨物返回。”
孫劉拱手:“是,夫人。”
商隊在南岸渡口停了一天,賣掉不少糧食貨物,第二天一早繼續出發,直奔開封而去。
開封是河南地界兩座重城之一,另一座便是與關中相鄰的洛陽。如果流賊打出關中,首先遭殃的是洛陽,然後才是開封。
臨近午後,開封遙遙在望。便見一飆軍兵踏馬而來。
商隊連忙讓開路邊,等這波軍兵過去,後面不遠處煙塵滾滾,大隊兵馬迤邐而來。有數騎勒馬至商隊前喝問。
孫劉忙道:“我們是常氏商隊,敢問將軍是哪裡兵馬?”
那問話的軍兵一聽,神色一鬆,笑道:“原來是常氏的商隊。我就說,既已深秋,常氏的商隊該到了。你便是孫劉孫掌櫃吧?”
孫劉道:“正是在下。”
軍兵道:“我等乃河南副總兵陳永福大人麾下。”
“哦!”孫劉恍然大悟:“原來是陳總兵麾下的健兒。在下與陳總兵乃是熟識,願見陳總兵,勞煩小哥遞個話。”
那軍兵道:“行。”
轉馬走了。
不多久,來人,道:“孫掌櫃,我家總兵大人在前面山坡等你。”
孫劉笑道:“請前面帶路。”
便與隱娘道:“夫人可要去見見這陳永福?”
隱娘道:“這陳永福是什麼人物?風評如何?”
孫劉道:“尚可。雖說天下烏鴉一般黑,但這位陳總兵至少還能念著下面的小卒子,平素不讓餓著。”
又道:“正因如此,商隊才會與他做生意——這些年,陳永福從我們商隊買了不少東西。若他行徑惡略之極,我們是不會跟他做生意的。”
隱娘點頭:“那便去會會。”
於是一道,隨那軍兵,一路到一座小山坡前。大隊大隊兵馬從山坡下的路中經過,陳永福的大纛立在山坡前,他正拿著一根單筒望遠鏡,查視行軍。
喜歡行走歷史神話:從呂洞賓開始請大家收藏:()行走歷史神話:從呂洞賓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