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院子雖小且破舊,但在小青的打理下略顯溫馨。
自從朱元璋將他從皇宮釋放以來,他便馬不停蹄地忙碌著,嗯,儘管朱元璋認為他懶散狡猾,但他幾乎沒空閒過,別說應天府都沒時間好好遊覽一番,更不用說傳說中的秦淮河景色了,那裡的青樓聞名遐邇。
這兩天他想通了,索性破罐子破摔,等朱元璋覺得他無能,將他貶到基層或發配到地方就好了!
……
乾清宮內,朱元璋下朝後開始處理內閣整理的奏章。
內閣成立後,雖然李偉偷懶且行事荒唐,但朱元璋的工作負擔減輕了許多。
不過為了穩妥起見,他依舊逐一批閱每一份奏章。
實際上,只要明朝皇帝稍微用心管理,皇權是不會旁落的。
畢竟內閣只有建議權,而皇帝則掌控著錦衣衛和東廠,臣子根本無力反抗。
即便朱元璋半途登基,想殺誰就能殺誰,內閣成員換了一批又一批。
可惜,朱元璋精心構建的集權體制再完善,也無法阻止後代的荒廢。
朱元璋認真審閱奏章,對照內閣附帶的小紙條摘要核對內容有無偏差,再結合建議自行批覆,完成後便丟掉內閣的小紙條,不留痕跡。
就在他翻閱之際,一份奏章裡夾帶的紙條引起了他的注意。
紙條上用加粗字型寫著“震驚!大庭廣眾之下……”
文風獨特,字跡潦草不堪!
朱元璋心中微震,趕緊逐字細讀。
片刻後,看清奏章內容,朱元璋怒不可遏,臉紅脖子粗地斥責:“這廝膽敢如此戲弄朕!簡直無法無天!”
“速傳朕旨意,將李偉重罰四十……改為三十大板!”
盛怒之下,他還是減去了十板,擔心真把李偉給……
門外侍衛立刻領命而去……
不多時,那靈動俏皮的小公主,再次以送茶點為由,踏入了乾清宮的大門。
這幾日她屢次前來,卻始終未能見到李偉,心中難免鬱鬱寡歡。
“孩兒拜見父皇,特為母后送來茶點。"她端莊行禮,雙手呈上精心準備的茶點。
朱元璋剛發洩過怒火,正心緒不佳,對於女兒討好的舉動並無反應,僅淡淡嗯了一聲,未抬頭相望。
片刻後,他略抬起頭,卻發現女兒仍立於殿中,疑惑問道:“尚有何事?”
女兒吞吞吐吐半晌,方鼓起勇氣問:“父皇,為何這幾日不見李偉?他去了哪裡?”
提及李偉,朱元璋本已緩和的臉色瞬間陰沉,冷哼一聲:“死了!”
小公主身軀一震,呆滯片刻,臉色慘白:“死了?李偉死了?”
……
“嗚啊……李偉死了……”
連說了幾遍,她忽然放聲痛哭。
“你哭什麼?莫要哭了!”
朱元璋被嚇了一跳,厲聲制止。
“可李偉真的死了啊,嗚嗚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