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個時代無法煉製出後世那樣銅純度超過99.9%的精銅,但紅銅早已有之。
只是紅銅質地偏軟,難以鑄造成型,後來才摻入其他金屬製成黃銅、青銅以及白銅等多種合金。
儘管如此,這種紅銅和現代意義上的純銅相比仍有差距,但先用著也罷,待有了電力後,再透過電解法提純銅材。
至於磁石,倒是現成可用的,雖然它的磁力強度不及人工製作的強力磁鐵,但這並不妨礙先將其投入使用,等到通電之後,再利用電磁原理製造更強的磁體。
至於最後提到的生漆,這是一種天然的絕緣材料,早已廣泛應用於傢俱裝飾之中。
方建寶聽罷思索片刻,說道:“大人儘管放心,你需要的這些物件,我定會幫你尋覓齊全。"
“嗯,如此甚好。"
李偉身為電氣與機械領域的專業人士,來到明朝最大的感受便是沒有電什麼都寸步難行。
因此,首要任務便是研製發電機,其餘的事情只好暫且擱置。
此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不可忽視,他的電腦裡儲存了許多珍貴資料,絕非學業資料,而是關乎實際操作的專業文件。
唯有通電之後,電腦方能正常運轉,諸多事務亦會事半功倍。
就在李偉與方建寶交談之際,一名工匠匆匆趕來,稟報情況:
“李大人,外面有位薛大人求見。"
李偉愣了一下,薛大人?是誰?
他思索片刻,決定先見了再說。
“讓他進來吧。"
工匠離開不久,就把薛祥帶了進來。
薛祥此刻面色不佳,他提交的兩份關於申請調撥銀兩建造船隻的奏章都被李偉駁回了,要求他編制預算時,他認為這奸詐之人之所以刁難他,是因為自己不同意他擔任工部侍郎。
李偉看到進來的這位老者有些面熟,記起這是前兩天早朝時反對他升任侍郎的人。
“李大人!”
薛祥陰沉著臉勉強行禮。
李偉也不願虛偽客套,直接問:“原來是薛尚書,您今日前來所為何事?”
“李大人,聖上讓我負責監督建造一百六十六艘海船以供海運之用,我已兩次上書請求調撥銀兩,卻都被李大人否決,不知李大人此番用意為何?”
其實他先前也去求見過朱元璋,但朱元璋看他氣急敗壞的模樣,乾脆順水推舟把李偉推到前臺,讓他親自來找李偉。
“不是讓你編制預算了嗎?”
李偉皺眉說道,昨天他恰好在一堆奏摺中翻到了薛詳的,粗略一看,上面只簡單提及需造一百六十六艘船,每艘約需三千兩,總計大約五十萬兩白銀,並未詳細列出各項開支,這樣的預算怎麼行呢?
“老夫已經寫得很清楚了,李大人還想要怎樣的預算?”
薛祥怒氣衝衝地說道。
李偉看著他的樣子,翻了個白眼。
“預算自然不能這麼草率。
算了。"李偉不願與他爭執,轉向方建寶說道:“去拿紙筆來。"
方建寶立刻應聲,迅速取來了紙筆。
李偉不太擅長使用毛筆,但也只能勉強應付。
幾筆勾勒,李偉畫出一張簡易表格,接著開始向薛詳解釋。
“你看,這一列是各項支出的具體內容,比如人工費、材料費之類的,而這一行則標明單價、數量、金額等,最後的小計和總計最好用大寫數字書寫,以防有人篡改……”
李偉按照後世自己製作預算表格的方式,耐心地向薛祥說明,薛祥聽得眉頭緊鎖,似懂非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