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發走吳伯宗送奏摺後,李偉自己溜號走人。
到客棧與小青會合時,小青沒睡懶覺,早早出去幫李偉找房子,直到下午才回來。
“老爺,我向牙行打聽了,附近靠近皇城的房子,年租金大約八十兩銀子。
城中的普通地方,稍小一些的院子也要五十兩,最偏遠的位置大概三十兩左右。"
小青將今日探聽到的訊息告訴李偉後,他皺眉思索,心中隱隱作痛。
離皇城這麼近的地方居然要八十兩銀子,真是太過分了!
他粗略估算了一下,自己和小青每月的開銷大約需要三四貫,一貫錢等於一兩銀,因此一年的生活費用至少得預留五十貫才能安心,剩下那部分根本無法負擔靠近皇城的房租,只能在城裡挑個稍微小些的住處。
他還沒弄明白自己的官俸具體有多少,朱元璋給的一百貫算是官俸的一部分,相當於提前預支了工資,今後一段時間恐怕不會再領取了。
“罷了,找一處五十兩左右的吧,儘快定下來!”
李偉說道,三十兩的不要考慮了,距離太遠通勤太麻煩,實在不行再想辦法賺些外快,當然是透過正當途徑!
李偉拉著小青去了牙行,看了幾處房子,最終選定了一處四十五兩的小院。
這院子有些老舊,也沒有什麼像樣的傢俱。
不過好歹是個獨門獨院,勉強算得上是個小別墅了,李偉自我安慰道。
租下房子後,李偉又急忙帶著小青去購置被褥及日常生活用品,一直忙到天黑,總算安頓下來。
“人生艱難啊!”李偉感嘆。
……
當李偉正為新家忙碌時,吳伯宗拿著李偉“審閱”過的奏章來到乾清宮,呈遞給朱元璋。
朱元璋翻開一看,臉色漸漸變化。
這些奏章全都批閱完畢,如何處置都已標明,只是在最後留出空白讓他簽名,並且前面標註著“皇帝簽字”,顯然是暗示只需他在此處簽字即可。
朱元璋既震驚又憤怒,按他的設想,“秘書”不過是幫他整理奏章並簡單歸納,以便節省時間,至於如何處理,理應由他親自決定,這些“秘書”怎敢擅自主張?即便是供他參考,也需他主動詢問時才行。
“該死的東西!誰允許你們替朕批閱奏章的?”
恭敬站立下方的吳伯宗聞言心下一驚,連忙跪倒在地:“陛下息怒,此事都是李大人安排的,我們並不知情。"
……
太祖眉頭緊鎖,他對李偉的任命不過是遵循“誰提議誰負責”的原則,暫且如此安排。
等到內閣穩固,李偉有了足夠的資歷,就會被調往工部,專司新奇器物的研發。
在他看來,內閣不過是一群服務於帝王的顧問班子,可有可無,人員也可以隨意更換。
然而,當他看到李偉所作所為時,卻猛然意識到,這幫人似乎有著侵蝕皇權的趨勢!
朱元璋有意重用李偉,卻又刻意製造隔閡,使他不得不依賴皇恩才能立足。
但他同樣不願看到李偉成為第二個權臣。
不行,絕不能任由事態發展下去!
“朕知道了,還是李愛卿考慮周全啊!你們都要向他學著點。"
太祖話鋒一轉,滿意地說道。
吳伯宗心中疑惑,卻不敢多說,只能附和:“陛下英明,我等必當效仿李大人。"
“嗯,不可讓李愛卿獨自辛苦。